枝压倡楼泣露梢,春深游客半相抛。
娇红浪说如人面,浓绿空看覆鸟巢。
车马不闻喧曲巷,樽罍谁共出芳郊。
江州他日逢司马,拟诉琵琶为解嘲。
枝压倡楼泣露梢,春深游客半相抛。
娇红浪说如人面,浓绿空看覆鸟巢。
车马不闻喧曲巷,樽罍谁共出芳郊。
江州他日逢司马,拟诉琵琶为解嘲。
这首诗描绘了落花的凄美景象与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枝压倡楼泣露梢”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枝头的花朵比作哭泣的女子,形象地展现了花朵在春日的清晨因露水而显得娇嫩欲滴,却也暗示着它们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接着,“春深游客半相抛”一句,通过对比春天的繁华与游人的疏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娇红浪说如人面,浓绿空看覆鸟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落花比作易逝的美丽,如同转瞬即逝的人面,又如浓绿的叶子覆盖着鸟巢,却无法留住时间的脚步。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后半部分“车马不闻喧曲巷,樽罍谁共出芳郊”则通过环境的寂静与孤独,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最后,“江州他日逢司马,拟诉琵琶为解嘲”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想要倾诉心声,但无人倾听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时光、友谊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古瓦颓垣迹已陈,孤猿别鹤自哀吟。
可怜丛桂烟芜没,惟有一池春水深。
秀木千章新过雨,寒山一带暮伤心。
清风明月时来此,梦断云飞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