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一望三千里,华发双亲七十稀。
自许朴忠宽社稷,谁知甘旨误庭闱。
菜根有味逢春雨,草色无边傍日晖。
总总白云何处是,夜寒结梦但东归。
家山一望三千里,华发双亲七十稀。
自许朴忠宽社稷,谁知甘旨误庭闱。
菜根有味逢春雨,草色无边傍日晖。
总总白云何处是,夜寒结梦但东归。
此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家山之巅的隐者,他拥有宽广的视野,可以一眼望见三千里之遥。诗中提及双亲已七十岁,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与孝顺。在隐者的自诩中,他认为自己虽然朴实无华,但却忠诚于国家和社会,未曾预料到自己的简单志向竟然也会被误解。
诗人接着描写自然景象,指出即使是普通的蔬菜根茎,在春雨的滋润下也能变得美味可口;而草色在日光的照耀下更显无边无际。这些细节展示了隐者对大自然的深刻体悟和热爱。
最后,诗人提到了白云,他问白云何处是归宿之地。在夜晚的寒冷中,隐者梦到自己的归属,只能向东方回望。这不仅表达了他对家园的渴望,也象征着对精神家园的寻求。
整首诗通过隐者的视野、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