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望云寮》
《赋望云寮》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家山一望三千里,华发双亲七十稀。

自许朴忠宽社稷,谁知甘旨误庭闱。

菜根有味逢春雨,草色无边傍日晖。

总总白云何处是,夜寒结梦但东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àngyúnliáo
sòng / liú

jiāshānwàngsānhuáshuāngqīnshí

zhōngkuānshèshuízhīgānzhǐtíngwéi

càigēnyǒuwèiféngchūncǎobiānbànghuī

zǒngzǒngbáiyúnbǎochùshìhánjiémèngdàndōngguī

翻译
家乡遥望有三千里,白发双亲已是七十多。
我自认为忠诚朴实能安邦定国,却不知在家中未能尽孝满足父母的温饱。
春天的细雨让粗茶淡饭也有了滋味,无边的草色沐浴着阳光。
满眼的白云飘向何方,夜晚寒冷时只能在梦中回到东方故乡。
注释
家山:家乡。
三千里:极言距离遥远。
华发:白发。
双亲:父母。
七十稀:年纪已大。
自许:自认为。
朴忠:忠诚朴实。
宽社稷:安邦定国。
甘旨:美味的食物,这里指孝顺父母。
误庭闱:未能尽到家庭责任。
菜根有味:粗茶淡饭也有滋味。
逢春雨:遇到春雨。
草色无边:无边的绿色草地。
傍日晖:沐浴着阳光。
白云:象征远方或思乡之情。
夜寒:夜晚寒冷。
结梦:入梦。
东归:向东回家。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家山之巅的隐者,他拥有宽广的视野,可以一眼望见三千里之遥。诗中提及双亲已七十岁,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与孝顺。在隐者的自诩中,他认为自己虽然朴实无华,但却忠诚于国家和社会,未曾预料到自己的简单志向竟然也会被误解。

诗人接着描写自然景象,指出即使是普通的蔬菜根茎,在春雨的滋润下也能变得美味可口;而草色在日光的照耀下更显无边无际。这些细节展示了隐者对大自然的深刻体悟和热爱。

最后,诗人提到了白云,他问白云何处是归宿之地。在夜晚的寒冷中,隐者梦到自己的归属,只能向东方回望。这不仅表达了他对家园的渴望,也象征着对精神家园的寻求。

整首诗通过隐者的视野、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其一

倚栏看月兴难平,载酒还须入涧行。

竹顶有时翻鹊翅,草根随处闹虫声。

城中岂是无人赏,船里何曾卧地撑。

游遍一池心未足,乱荷丛底听三更。

(0)

出馀杭县

暑剧中宵枕屡移,夙兴犹得趁凉时。

平冲露气篮舆稳,遥杂星芒筱炬随。

触景有诗聊记述,为人无术漫驱驰。

须臾假寐谁惊觉,隔岸清风叫子规。

(0)

题崔悫画白鹭伺龟

能言元绪已失计,潜来公子尤多机。

藏头壳里勿自暴,曳尾泥中胡不归。

(0)

道傍丛祠榜云老人庙

里俗崇祠想报功,袍靴包裹雪髯翁。

休嗟事始无人识,纵有丰碑亦是空。

(0)

清明日书亦庵壁二首·其二

光阴高柳欲飘绵,拂著蔷薇锦壁连。

莫道行人总无识,定因罗爵爱门前。

(0)

夏夜二首·其一

灯晕纱笼静者居,夜凉携扇绕阶除。

松间有句松间说,不向空中咄咄书。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