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栏看月兴难平,载酒还须入涧行。
竹顶有时翻鹊翅,草根随处闹虫声。
城中岂是无人赏,船里何曾卧地撑。
游遍一池心未足,乱荷丛底听三更。
倚栏看月兴难平,载酒还须入涧行。
竹顶有时翻鹊翅,草根随处闹虫声。
城中岂是无人赏,船里何曾卧地撑。
游遍一池心未足,乱荷丛底听三更。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赏月和自然景观的诗。开头两句"倚栏看月兴难平,载酒还须入涧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月色无法释怀的心情,以及渴望在这样的夜晚带着酒再次进入山林中游玩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竹顶有时翻鹊翅,草根随处闹虫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注意到了竹叶间偶尔飞过的小鸟,以及地面上的昆虫鸣叫声,这些细节丰富了夜晚自然界的声音。
中间两句"城中岂是无人赏,船里何曾卧地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市内也有人在欣赏月色和自然之美的认知,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自己独享这份美好的情感,似乎在夜晚的船上,他并没有真正放松过,而是保持着一种警觉状态。
最后两句"游遍一池心未足,乱荷丛底听三更"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永远无法满足的心态,即使游览了一整片湖泊,也只是感到更加渴望。同时,他在繁密的荷花丛中聆听着深夜三更时分的自然声音,进一步强化了他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首诗通过对月色、自然声响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夜晚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巫山高极青冥间,翠绾参差十二鬟。
神女仙裙佩缨动,行云飞入荆王梦。
含情流盼轻烟中,玉床瑶枕荐君宫。
紫罗白縠垂香风,恍惚蒐散莫与同。
微霜销落高丘树,哀猿孤吟鸟双去。
荒淫沦灭竟何为,暮雨冥冥归古祠。
荒山百里程,险恶不堪行。
向使梦曾到,应令魂亦惊。
有蹊皆虎迹,无树不猿声。
草与人肩并,云随马足生。
千寻排壁暗,一点远空明。
不雨泥常泞,多年木自倾。
履危时侧足,望远独含情。
安得吴刚斧,崎岖豁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