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洪都金屈卮,再唫台海赤霞辞。
梁王台上青春月,共折桃花未有期。
一醉洪都金屈卮,再唫台海赤霞辞。
梁王台上青春月,共折桃花未有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璘所作的《寄李献吉二首(其一)》中的第一句。诗人以饮酒起兴,描述在洪都(今南昌)畅饮金屈卮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李献吉的深深思念。"一醉洪都金屈卮"形象地展现了豪饮的场景,金屈卮是古代的一种酒器,暗示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绪。
接下来的"再唫台海赤霞辞"中,“再唫”意为再次吟诵,"台海"可能指的是台湾海峡,"赤霞辞"可能是指与李献吉分别时的告别词,其中蕴含着离别的凄美和对未来的期待。
"梁王台上青春月"描绘了一幅梁王台(可能为某处名胜)上,春夜月色皎洁的画面,诗人借此寄托对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怀念,但遗憾的是"共折桃花未有期",即未能与李献吉共赏桃花,共享春光,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尽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饮酒、月色和桃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君不见冰溪之水真如冰,洁爽不得留蛟蝇。
玉山之峰白如玉,遥见贞光荡晴旭。
我昔报恩作此行,溪容山色随双旌。
恍然置我水晶阙,胸中尘秽皆销歇。
嘉兴太守冰玉姿,出门便与溪山期。
此日归来五马散,意气不异之官时。
嘉兴之人或未知,溪童山叟皆知之。
童叟犹人或可私,山灵溪伯安可欺。
吁嗟太守真吾师,相送岂作儿女悲。
溪可渔,山可采,伐木丁丁歌欸乃。
太守百年心不悔,独恨生当明圣朝,不应黑发居东海。
野客狂痴全未解,欲走天门问时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