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台何高,野云黄叶风萧骚。
不闻孤凤鸣,但见鸟雀栖蓬蒿。
梧桐摧折倾旧巢,凤兮何处翔赤霄。
无由再睹兮使我心劳。
凤凰台,台何高,野云黄叶风萧骚。
不闻孤凤鸣,但见鸟雀栖蓬蒿。
梧桐摧折倾旧巢,凤兮何处翔赤霄。
无由再睹兮使我心劳。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台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凤凰的怀念与向往之情。首句“凤凰台,台何高,野云黄叶风萧骚”以凤凰台的高耸入云,以及周围野云黄叶在风中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接着,“不闻孤凤鸣,但见鸟雀栖蓬蒿”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凤凰的缺失,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凄凉。梧桐树的摧折象征着凤凰的离去,而“凤兮何处翔赤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凤凰飞翔于天际的无限遐想和渴望。最后,“无由再睹兮使我心劳”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再次见到凤凰而产生的深深忧愁和疲惫感。
整体而言,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
水天空阔竟忘遥,太白巍巍望九霄。
面目俨然云雨外,孰云生死不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