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灵一上人》
《哭灵一上人》全文
唐 / 严维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一公何不住,空有远公名。

共说岑山路,今时不可行。

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

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

禅林枝干折,法宇栋梁倾。

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gshàngrén
táng / yánwéi

gōngzhùkōngyǒuyuǎngōngmíng
gòngshuōcénshānjīnshíxíng

jiùfángsōnggènglǎoxīncǎochūshēng
jīnglùnchuánwénzhāngbiànqīng

chánlínzhīgānzhédòngliángqīng
shuíxiūsēngshǐyìngzhīchuánchéng

翻译
为何大师您不留下居住,只留下了远公的美名虚无。
人们都说起岑山的道路,现在却难以通行。
旧时的禅房松树更显苍老,新建的佛塔周围草木初生。
佛学论著被僧侣们传承,文章遍布文人墨客之中。
禅林的支柱已受损折断,佛法的殿堂栋梁也倾颓。
还有谁能续写僧侣的历史,应当知晓传承已然铸成。
注释
一公:指一位高僧。
不住:没有留下居住。
远公:指历史上著名的高僧,这里泛指有德行的僧人。
名:名声,名誉。
共说:大家都说。
岑山路:指通往寺庙的路,岑山可能为虚构地名或代指深山。
不可行:无法通行。
旧房:古老的禅房。
松更老:松树更加古老,比喻时间久远。
新塔:新修建的佛塔。
草初生:新生的草木,表示新建不久。
经论:佛教的经典和理论。
缁侣:僧侣,缁指黑色僧衣。
文章:文学作品。
墨卿:文人的雅称,指擅长写作的人。
禅林:禅宗的寺院或僧团。
枝干折:比喻重要的支持力量受损。
法宇:佛教的庙宇。
栋梁倾:主要支撑结构倒塌,比喻核心受到重创。
谁复:谁还会。
修僧史:编写僧侣的历史。
应知:应当知道。
传已成:传承的故事已经完成或历史已被记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严维的《哭灵一上人》,通过对比现实与往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全诗以深沉的情感抒写空有名声而不见实际居住的一位高僧,以及岑山路的凋敝、旧房新塔的沧桑,展现了时间流逝与物是人非的主题。

“一公何不住,空有远公名。” 这两句诗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哀叹,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侣(一公)却不知所踪,只留下了遥远的美好名字。这里,“一公”可能是对灵一上人尊称,而“空有远公名”则表明实际与传说之间的落差。

“共说岑山路,今时不可行。” 岑山路曾经是人们共同谈论的地方,但现在却因年久失修而无法通行。这两句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替。

“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 旧日的居所上长满了年岁的松树,而新建的佛塔周围则是刚刚萌生的青草。这里通过对比新旧,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新。

“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 这两句诗表明僧侣们曾经研讨过佛教经典(经论),并且留下了一批才华横溢、笔墨犀利的著作(文章)。而“缁侣”一词则暗示了这些学者与宗教之间的深厚联系。

“禅林枝干折,法宇栋梁倾。” 禅修之地的树木枯萎,佛殿的结构也出现了倾斜。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建筑物的描写,反映出时间的摧毁力量。

“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对于没有人再去整理、研究这些历史遗迹的哀愍。诗人认为这些历史已经定型,不必再有人去探求或修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时间流逝所带来的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严维

严维
朝代:唐   字:正文   籍贯:越州(今绍兴)   生辰:742—756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猜你喜欢

自题画像

七分形貌十分心,纵有丹青画不真。

萧散风神清瘦骨,分明小有洞天人。

(0)

赠鹰猎提领刘主簿

平生壮志执金吾,俛首鸾栖岂丈夫。

鞲上有鹰韬有犬,上林政要打于菟。

(0)

感兴

芳草长亭春寂寂,白鸥沧海梦悠悠。

百年空负乾坤责,应被青山笑白头。

(0)

桔槔

片片龙鳞蜕老苍,有时伊轧卷沧浪。

真机动处何容力,自是旁人脚手忙。

(0)

题洪崖先生出市图

洪崖先生住何许,支离拥肿之为伍。

萧然行李偶出市,束书瓢剑略可数。

自谓生在三皇前,野鹿标枝何太古。

当时但以结绳治,书中正复作何语。

舆马络头亦复来,雪精胡为絷绁具。

只呼张老无不可,面谩三郎直戏侮。

承平无事相娱嬉,力追遐风来湛露。

一朝恍惚思草昧,此意似已厌繁膴。

千村万落荆杞生,宛是洪荒一风土。

袖中纸驴不吃草,拍手还向洪崖去。

(0)

凤凰山涧石图

南湖山人小戏剧,夜半钧天闻拊击。

音节疏宕凤起舞,至今笋簴遗枞业。

君来访古用此时,地老天荒何处觅。

矻矻渡尽涧与冈,确荦径微予趾棘。

重华忽已三千载,凤鸟一去无消息。

石兮石兮奈尔何,搔首湖漘徒伫立。

群仙拍手相劳苦,但知簸空吸寒碧。

殷勤问翁今何如,方瞳炯炯映丹颊。

颇记三生石上无,读书双趺雨苔涩。

归来举似翁一笑,飞鸿踏雪那可忆。

子其为我谢群仙,不妨天游复八极。

袖中行记真画图,留向人间作奇特。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