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遂宁冯德夫隐士画像》
《题遂宁冯德夫隐士画像》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一年三百六十斋,一日不斋事如麻。

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

不耽钱之庞老,未刬草之丹霞。

幅巾紫裰春颜在,已见山云埋秋槎。

逢人莫问西来意,春去杜鹃啼落花。

(0)
注释
一年三百六十斋:一年中有三百六十天的斋戒。
一日不斋事如麻:一天不斋戒时,事情就像麻线一样纷乱。
蒲团曲几乌藤杖:蒲团、弯曲的小桌和乌藤手杖。
心出家:内心的出世修行。
耽钱之庞老:沉溺于财富的老者。
刬草之丹霞:清除杂念的丹霞山。
幅巾紫裰:身着紫色僧袍。
春颜在:春天的容颜依然。
山云埋秋槎:山中的落叶和云雾预示秋天来临。
西来意:从西方来的意图。
春去杜鹃啼落花:春天离去,杜鹃鸟哀啼,花瓣飘落。
翻译
一年中有三百六十天斋戒,每天不斋戒时事务繁多如麻。
蒲团、弯曲的小桌和乌藤手杖,这些都是修行者日常用品,关键在于内心出家修行。
他不沉溺于财富,也不清除世俗的杂念,像丹霞山一样保持清净。
即使身着紫色僧袍,春天的容颜依旧,但已能预见秋天山中的落叶和云雾。
遇见他人不要询问我从哪里来,只听那杜鹃鸟在春去时哀啼,花瓣飘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一年三百六十斋,一日不斋事如麻"表明隐士每天都在修行,若有一天不这样做,内心就会觉得有无数的事情如同乱麻一般无法理清。这强调了他对精神修炼的执着和坚持。

"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指的是隐士坐在蒲团(一种冥想时坐的垫子)上,手持乌木制成的拐杖,这是他追求精神中正、想要超脱世俗羁绊的心愿。

"不耽钱之庞老,未刬草之丹霞"则形象地描写隐士远离尘世的金钱纠缠和名利场。这里的“庞老”指的是因贪图金钱而变得年迈的人,“丹霞”则是未经人工修饰的自然景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清贫自守、不为物欲所动的赞赏。

"幅巾紫裰春颜在,已见山云埋秋槎"中的“幅巾紫裰”是指隐士的衣着,这里的“春颜”则暗示了他的面容依旧保持着生机和宁静。诗人提到“已见山云埋秋槎”,这说明隐士已经融入自然之中,甚至连季节变换都能感受到。

"逢人莫问西来意,春去杜鹃啼落花"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当他遇见别人时,不再询问世间的繁琐事务,只是静观自然之美,如同春天里杜鹃鸟啼叫着,花瓣随风飘落。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合一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浣溪沙.湖上旧感。四阕·其三

水样罘罳禁嫩寒。画中楼阁夕阳残。

夕阳曾照倚栏干。

绿绮已捐名士调,红尘偏上美人鬟。

不曾同去有青山。

(0)

闺怨二首·其二

落木萧萧江上山,雁门不寄雁书还。

封侯岂是寻常事,游子偏多恋玉关。

(0)

漕船曲十首·其六

淮阴恶年少,刺船能挽强。

但恨难行处,不在青楼傍。

(0)

漕船曲十首·其五

乱山对舆梁,积水闭上闸。

小史唱短筹,长年晒旧衲。

(0)

吴趋谣十二首·其十

晨出逢宋朝,暮归见祝鮀。

势位成泰岱,意气随清波。

(0)

山甫长倩过慰作

坐叹尊无绿,行歌园有桃。

燕山曾送别,楚水又离骚。

月白清猿近,天寒旅雁高。

可怜张仲蔚,不得住蓬蒿。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