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罘罳禁嫩寒。画中楼阁夕阳残。
夕阳曾照倚栏干。
绿绮已捐名士调,红尘偏上美人鬟。
不曾同去有青山。
水样罘罳禁嫩寒。画中楼阁夕阳残。
夕阳曾照倚栏干。
绿绮已捐名士调,红尘偏上美人鬟。
不曾同去有青山。
这首清代词人黄燮清的《浣溪沙·湖上旧感》(其三)描绘了一幅湖边秋日的画面。"水样罘罳禁嫩寒",以比喻手法形容湖面泛起的微凉,仿佛水波轻轻抵挡着初秋的轻寒。"画中楼阁夕阳残"则勾勒出夕阳余晖洒在湖畔楼阁的景象,暗示时光流转,美景易逝。
"夕阳曾照倚栏干"进一步描绘了过去的情景,似乎有人曾在此凭栏远眺,享受过夕阳下的宁静。接下来的"绿绮已捐名士调"借古琴"绿绮"之名,暗指名士的风雅不再,而"红尘偏上美人鬟"则通过红尘沾染美人的发髻,象征世事变迁,繁华落尽。
最后两句"不曾同去有青山"表达了词人对往昔与友人共赏湖光山色的怀念,以及对如今只能独自回味的感慨。整首词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