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家生小住溪边。野杏山桃笑太妍。
细问何人落玉钿。爱矜怜。那似风流自得仙。
儿家生小住溪边。野杏山桃笑太妍。
细问何人落玉钿。爱矜怜。那似风流自得仙。
这首《忆王孙》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景图。诗人以“儿家生小住溪边”开篇,点明了地点和人物身份,一个居住在溪边的小女孩,为整首诗定下了温馨而略带梦幻的基调。
“野杏山桃笑太妍”,通过拟人的手法,将野杏与山桃赋予了生命,它们仿佛在溪边欢笑,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笑太妍”三字,不仅描绘了花朵的美丽,更赋予了花朵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接着,“细问何人落玉钿”一句,巧妙地引出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询问,是谁将珍贵的玉钿遗落在了这美丽的自然之中?这一问,既增加了诗歌的悬念感,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或遗忘的感慨。
“爱矜怜。那似风流自得仙。”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与怜惜之情,同时也借“风流自得仙”这一形象,赞美那些能够欣赏并珍惜生活中小确幸的人,他们如同仙人一般,自在洒脱,享受着生活的每一刻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搴霞扶梦下苍穹。怨东风,问东风。
底事朱唇,催点费天工。
已是春痕嫌太艳,还织就,花一枝,波一重。
一重一重摇远空。波影红,花影融。
数也数也,数不尽、密朵繁丛。
恼煞吟魂,颠倒粉围中。
谁放蜂儿逃色界,花历乱,水凄迷,无路通。
新阴重绿无情树,迎薰碎琴初理。
燕垒衔残,莺梭织老,人静文窗疏绮。么弦独起。
正罢絮风微,仰槐烟霁。
轻翼疑仙,漫随蓬鬓共憔悴。
深宫旧怨记否,只浓餐玉露,尘外孤寄。
恨费千声,高难一饱,那解哀吟深意。天然不滓。
笑嚇鼠鹓雏,定何滋味。待委芳心,暮秋残照里。
曩闻西湖景,奇胜甲天下。
今年六月始来游,所闻不及所见者。
西湖山,如画图,楼台缥缈开蓬壶。
西湖水,清见底,净碧荷花香卅里。
若将西湖比贤士,光风霁月何清美。
若将西湖比西子,澹妆浓抹洵如此。
白公苏公两仙才,为政风流先后来。
酒魂诗魄在何处,夜深飘渺云车回。
表忠旧迹祠宇在,苏小坟头春似海。
英雄事业儿女情,俯仰千秋发深慨。
金牛之湖尚可游,销金之窝安得留。吁嗟乎!
人生到此亦快意,何必五岳名山一一穷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