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阴重绿无情树,迎薰碎琴初理。
燕垒衔残,莺梭织老,人静文窗疏绮。么弦独起。
正罢絮风微,仰槐烟霁。
轻翼疑仙,漫随蓬鬓共憔悴。
深宫旧怨记否,只浓餐玉露,尘外孤寄。
恨费千声,高难一饱,那解哀吟深意。天然不滓。
笑嚇鼠鹓雏,定何滋味。待委芳心,暮秋残照里。
新阴重绿无情树,迎薰碎琴初理。
燕垒衔残,莺梭织老,人静文窗疏绮。么弦独起。
正罢絮风微,仰槐烟霁。
轻翼疑仙,漫随蓬鬓共憔悴。
深宫旧怨记否,只浓餐玉露,尘外孤寄。
恨费千声,高难一饱,那解哀吟深意。天然不滓。
笑嚇鼠鹓雏,定何滋味。待委芳心,暮秋残照里。
这首《齐天乐·早蝉》是清代末期诗人陈曾寿的作品,通过对早蝉的描绘,寓言了人生的感慨和宫廷的孤寂。"新阴重绿无情树,迎薰碎琴初理",诗人以新绿的树影和初夏的薰风为背景,暗示时光流转,而蝉声如琴音破碎,触动人心。"燕垒衔残,莺梭织老",运用比喻手法,写燕子筑巢和黄莺忙碌,象征岁月更迭。
"人静文窗疏绮",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而独奏的么弦则带出孤独的情绪。"絮风微,仰槐烟霁",进一步渲染了清新宁静的夏日景象,但蝉鸣中透出的哀愁却与之形成对比。"轻翼疑仙,漫随蓬鬓共憔悴",将蝉比作仙子,感叹其命运与诗人自己一样,漂泊憔悴。
"深宫旧怨记否",借蝉鸣引发对宫廷旧事的回忆,流露出对宫廷生活的深深感慨。"天然不滓",赞美蝉的纯洁,然而"恨费千声,高难一饱",又揭示了生命的艰辛。"那解哀吟深意",蝉的鸣叫未能被人理解,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待委芳心,暮秋残照里",以蝉的生命周期结束于秋日落照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终局的沉思,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陈曾寿独特的艺术风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