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枝歌》
《荔枝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

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

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甘霜甜雪如压蔗,年年窨子南山下。

去年藏冰减工夫,山鬼失守嬉西湖。

北风一夜动地恶,尽吹北冰作南雹。

飞来岭外荔枝梢,绛衣朱裳红锦包。

三危露珠冻寒泚,火伞烧林不成水。

北人藏冰天夺之,却与南人销暑气。

(0)
注释
粤犬:指广东地区的狗。
非差事:不稀奇的事。
语冰:谈论冰块。
山鬼:传说中的山神。
飞来岭:地名,可能位于岭南。
绛衣朱裳:形容荔枝的红色果实。
火伞:形容夏日烈日炽热。
翻译
广东的狗叫唤雪并不奇怪,广东人谈论冰块就像谈论夏天的虫子。
北方人以冰雪为生计,一窖冰雪能养活一家人。
京城六月烈日当空,市井之人热得像在蒸锅里,汗水如雨般流淌。
卖冰的小贩隔着水面传来叫卖声,行人还没尝到就心情愉快。
甘霜和甜雪如同压榨的甘蔗,每年都在南山的窖子里储存。
去年储存的冰减少了,山鬼(传说中的神灵)失守,冰在西湖融化。
一夜北风吹过,大地震动,把北方的冰吹成南方的冰雹。
岭南的荔枝树梢上挂着冰晶,红衣绿叶包裹着晶莹。
三危山的露珠因寒冷而冻结,即使火伞般的太阳也无法化成雨水。
北方人储存的冰被上天夺走,却用来帮助南方人消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和南方对冰雪的不同态度,以及人们利用冰雪调节季节变化的智慧。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活的密切关联。

"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 这两句写出了南方炎热季节里人们对寒冷的渴望和南方犬类对雪的陌生感受,以及人们将夏日蝉鸣声比作冰凉之意。

"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 这两句则描绘了北方严寒环境下,人们如何利用冰雪作为生活资源的一部分,以此维持生计。

"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这里写的是北方夏季炎热的景象,人们汗流浃背,如同炊煮一般。

接下来的"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描绘了冰块在市场上的需求,以及人们对凉爽的期待与喜悦。

"甘霜甜雪如压蔗,年年窨子南山下。" 这两句描写了南方冬季的甘美霜雪,以及每年南山脚下的冰窖。

"去年藏冰减工夫,山鬼失守嬉西湖。" 这里则表达了上一年储存冰块时劳动减少,而山间鬼怪却因无法守护而在西湖边嬉戏的意象。

"北风一夜动地恶,尽吹北冰作南雹。" 这两句写出了北方寒风如何一夜之间改变土地,使得北方的冰雪变成了南方的雨水。

"飞来岭外荔枝梢,绛衣朱裳红锦包。" 这里描绘了荔枝从远方飞速运送至此,以及它们被精美包装的情景。

最后两句"三危露珠冻寒泚,火伞烧林不成水。北人藏冰天夺之,却与南人销暑气。" 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指出即使是在极冷环境中露珠也会被冻结,而在火炽盛时也难以化为水。同时强调了北方人们储存冰雪,而天气却夺走了这些,并最终帮助南方人民减轻酷暑。

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资源利用与调节的智慧。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赠尚献之

老凤苍然姿,雏凤锵然鸣。

一见渠父子,令人英气生。

大尚傲一世,不肯揖公卿。

小尚刷羽毛,势欲追风鹏。

吾州八千士,下笔电雹声。

小尚洒墨汁,一笑万人惊。

姓名登天府,纸价高帝城。

勖哉更摩厉,制胜在此行。

相遭又相别,勿作儿女情。

舟行得秀句,寄我增双明。

(0)

题薰陾中兴庆寿颂

炎晖十叶生太皇,即宋光武赵少康。

皇穹柱折地无轴,再辟三极纪八荒。

与天同仁自同寿,八十万岁登九九。

淳熙天子驾苍龙,春王三朝领群后。

是时雪花晓尚飘,日华飞来雪即销。

玉卮滟海泛椒柏,宝册错锦凋琼瑶。

虞典汉仪照亿世,可无鸿笔描天地。

下帷窥园几代孙,浓墨大书三万字。

点窜封禅典引辞,涂改皇武贞符诗。

珠玑金玉槌作屑,铸出夏鼎仍商彝。

歧阳石鼓鱼贯柳,浯溪石崖非好手。

谁将臣陾中兴庆寿篇,刻之玉版藏名山,何千万年千万年。

(0)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其五石门坞

乱石堆成玉,双峰便是门。

莫将尘底脚,踏涴坞中云。

(0)

送奔医时亨往攸县省觐

雪恰来时子恰行,白云飞边双眼明。

阿母几年不相见,阿兄唤渠来作伴。

探囊半粒黄金丹,湘南小儿开病颜。

江西两奔留不住,并被湘南夺将去。

(0)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相后为韵和以谢焉五首·其五

买山艺花竹,长恐落人后。

不见竹林人,山王非俎豆。

市门能几许,掉臂日奔凑。

迟子来朝天,商略陈薄陋。

(0)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二

地迥人绝影,山僻虎留迹。

下有无底潭,上有欲落石。

是间一径横,夹以万松直。

树从何时有,陈公所手植。

陈公今焉在,径松自寒碧。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