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秋霖不待雩,连朝浃夜势无馀。
没蹄草淖深逾尺,当院槐阴落数株。
坐托众多如雨叹,窃闻星有好风殊。
眼前此意谁能会,远为裁诗寄大诸。
北地秋霖不待雩,连朝浃夜势无馀。
没蹄草淖深逾尺,当院槐阴落数株。
坐托众多如雨叹,窃闻星有好风殊。
眼前此意谁能会,远为裁诗寄大诸。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地区秋季连续降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北地秋霖不待雩,连朝浃夜势无馀"一句,生动地描绘出秋天连绵不断的雨水,没有等待春季的云雾,而是直接进入了秋日的滋润。
"没蹄草淖深逾尺,当院槐阴落数株"中,诗人细致地描写了雨后的景象:湿地上的草丛浸透了蹄迹,深得超过一尺;庭院中的槐树因连日的降雨而显得格外茂密和幽深。
接下来的"坐托众多如雨叹,窃闻星有好风殊"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人们在屋内交谈,如同细雨般不断;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私自听闻星辰间有着美好的风声,这里的“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可能隐喻着时代的风向或是某种美好的消息。
最后两句"眼前此意谁能会,远为裁诗寄大诸"则表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深沉的思想。诗人问道,在眼前的景象中,有谁能够真正理解我的情怀?而我则要将这份情思通过诗歌传达给远方的人们。
整首诗语言细腻,意境深长,既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时代风云的敏锐洞察。
几夜林间哭杜鹃,东风又作落花天。
青春不觉过三月,白发谁能满百年。
日射江波光闪闪,天连烟草碧芊芊。
异乡欲作登楼赋,心逐归鸿到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