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窗户,夫妇连床语。
焉知吾与汝,所向亦已古。
吾欲食贫汝作苦,出门一步知何处。
明月照窗户,夫妇连床语。
焉知吾与汝,所向亦已古。
吾欲食贫汝作苦,出门一步知何处。
这首诗《悲愤之作(其三)》由清代诗人范当世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艰辛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明月照窗户”,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夫妇连床语”描绘了夫妻间亲密无间的对话场景,温馨而又充满生活的气息。然而,接下来的两句“焉知吾与汝,所向亦已古”,则在温馨之中透露出一丝历史的沧桑感,仿佛在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在更久远的历史长河中,都只是过眼云烟。
“吾欲食贫汝作苦,出门一步知何处。”这两句更是直击人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贫困与未知未来的深深忧虑。他设想自己在贫穷中挣扎,妻子也一同承受苦难,而当走出家门,面对外面的世界时,却不知前路何方,充满了迷茫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切反思。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力量,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与对命运的无奈。
出游五岳任两足,渴饮三湘便一腹。
名山历尽能几时,且住金茅茹山蔌。
金茅山下茅半閒,主人爱客如爱山。
澹澹流水写情性,浮云来往怡心颜。
我来怜我太无学,置书引客登高阁。
病夫耳目各为主,不见精微见糟粕。
释书三起谢古人,挥手入山种灵药。
灵药初芽合作丸,大珠小珠光错落。
持来照见古人心,不令古人空寂寞。
薄暮瞻庭除,庭槐微风发。
披衣试素琴,搴帷见明月。
皤皤漆园吏,拮据乱世哲。
世途险以难,中道易故辙。
贫贱夙所安,荣华焉所设。
幽谷有崇兰,怀芳度严节。
贮以文草筐,佩以夜央缬。
如何妙佳人,旷今音尘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