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家·其二》
《田家·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草木绕篱盛,田园向郭斜。

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

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

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

(0)
翻译
草木围绕篱笆茂盛生长,田野靠近城郊倾斜延伸。
要去南山除草种豆,归来后灌溉东园的瓜地。
清澈的水流映照着茅屋,凉爽的清风吹过稻田。
太阳已经落山,池塘边传来阵阵蛙鸣声。
注释
草木:各种植物。
篱:篱笆。
盛:茂盛。
田园:田野。
郭:城郭。
去:前往。
锄:锄头耕作。
南山:南边的山。
豆:豆类作物。
归:回来。
灌:灌溉。
白水:清澈的水。
茅屋:简陋的小屋。
生:产生。
稻花:稻谷的花。
前陂:前面的池塘。
日已晚:天色已晚。
聒聒:形容蛙声嘈杂。
竞鸣蛙:争相鸣叫的青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草木绕篱盛”展现了篱笆周围草木茂盛的景象,透露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着,“田园向郭斜”点明了乡村临近城郭的地理位置,显示出农村与城市的和谐交融。

“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两句,通过农人的日常劳作,如锄豆浇瓜,生动地展示了农耕生活的勤勉与有序。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农夫们朴实无华的田园生活。

“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茅屋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微风吹过,稻花香四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光。

最后两句“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以傍晚时分的蛙声作为收尾,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热闹,也暗示着一天劳作的结束,体现出农村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总的来说,梅尧臣的《田家(其二)》通过对田园风光和农人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出宋代乡村生活的宁静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马仲莹属题晏元献遗集

中园赋与五云记,元献遗文足传矣。

千载惟称《珠玉词》,二晏相辉真父子。

慈溪仁和发幽光,安次晚出加张皇。

人生遭遇如同叔,何用辞章较短长。

(0)

和胡琴初归计韵

置子空期生死地,漫漫长夜几时明。

心声祇觉词弥苦,天意谁言乱渐平。

从老得衰才既尽,再兴一姓志难成。

佣书卖卜真同调,末路聊堪小技名。

(0)

杂诗·其七

落日已将尽,斜照气万千。

群鸦弄馀景,翻飞忽蔽天。

光燄何遽收,沈沈成暮烟。

微禽亦知警,归思茫无边。

逝者固如斯,一鬨偶当前。

坡公观不变,我意方留连。

(0)

金溎生武祥属题所著书三种·其一题《冰泉唱和集》

帅师次苍梧,未及酌冰井。

尝自比漫郎,戎旃亦踰岭。

君作漫泉亭,心若隐之冷。

相看真逸民,刻诗娱晚景。

(0)

海藏楼杂诗·其十二

雨过云亦归,林气重不散。

满月如帷灯,隐约出天半。

须臾碧将合,粉彩发璀璨。

银波渐流空,湿雾涨瀰漫。

园林遂平沉,楼阁若隔岸。

登台揽明镜,照胆不可玩。

寒光来逼身,左右晃凌乱。

凛然赴奔潮,露顶白虹贯。

一凉遽至此,始有秋风叹。

(0)

排闷二首·其一

意起不能制,触目生烦冤。

遇物皆可憎,心火方自焚。

军书虽旁午,战胜恃一勤。

负手恣行散,霜日东更暄。

怅然对梅花,落此半亩园。

邂逅缘不浅,来慰羁旅魂。

妙香忽相袭,会心即微言。

与君交已久,寂寞幸见存。

终当扫尘债,从子江上村。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