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烟雨失年华,生事萧条愧谢家。
五子诗书忧靖节,六龙婚嫁累公沙。
桃无红白都成实,梅有雌雄总作花。
但使文章能富丽,联珠窦氏岂浮誇。
一春烟雨失年华,生事萧条愧谢家。
五子诗书忧靖节,六龙婚嫁累公沙。
桃无红白都成实,梅有雌雄总作花。
但使文章能富丽,联珠窦氏岂浮誇。
这首诗《一春》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春日烟雨中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感慨与思考。
首句“一春烟雨失年华”,开篇即以烟雨蒙蒙的春景,暗示时光流逝之感,仿佛春光在绵绵细雨中悄然逝去,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接着,“生事萧条愧谢家”一句,诗人将个人境遇与家庭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愧疚之情,暗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困顿生活的无奈。
“五子诗书忧靖节,六龙婚嫁累公沙”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其中“五子诗书”可能指代的是诗人对于学问、教育的追求,“靖节”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字,这里借以表达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而“六龙婚嫁”则可能寓指婚姻大事,特别是对于家族荣誉、社会地位的重视,以及由此带来的压力和困扰。“公沙”则可能是诗人对某位特定人物或事件的指代,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及诗人背景综合理解。
后两句“桃无红白都成实,梅有雌雄总作花”以自然界的植物为例,通过对比桃树与梅花的不同生长状态,隐喻人生境遇的差异。桃树无论红花还是白花最终都会结果,而梅花不论雌花还是雄花都能开花,强调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与多样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因外界环境而失去自我。
最后,“但使文章能富丽,联珠窦氏岂浮誇”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期待与自信。他认为只要文章能够展现出丰富的内涵与华丽的辞藻,那么这样的成就就绝非虚妄,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与思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理想、自然与文学的多重感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