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向西楼下,天光候日开。
残星明宝鉴,百舌响宫槐。
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黄门驰有诏,唱第许卿来。
月向西楼下,天光候日开。
残星明宝鉴,百舌响宫槐。
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黄门驰有诏,唱第许卿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五)晨起》,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首句“月向西楼下”,写出了月亮即将落下的时刻,暗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天光候日开"进一步描绘了天边微亮,太阳即将升起的景象。
"残星明宝鉴"运用比喻,将星空比作明亮的镜子(宝鉴),形象地展示了黎明前的静谧与星辰的闪烁。"百舌响宫槐"则通过鸟鸣声,生动地表现了早晨的生机与活力,宫槐树上鸟儿的啼叫如同报时的钟声。
"玉井传新汲"描绘了井水新鲜,可能是在准备早上的饮用,体现了生活的日常细节。"金炉换宿灰"则暗示着更换香炉中的灰烬,可能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增添了些许仪式感。
最后两句"黄门驰有诏,唱第许卿来"暗含宫廷之事,可能是传达皇帝的旨意,诗人被允许参加某种选拔或庆典,表达了诗人受到重视和期待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景色,既有自然的生动,又融入了宫廷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未来的期待。
明月不照夕,灯火乱星球。
一片娇波沈碧,短艇小虹桥。
夜久阑干倚遍,安得铜琵铁板,水调唱歌头。
切切小弦语,欸乃一声遥。空俛仰,廿年事,一浮沤。
堤柳多应相识,涴地不禁秋。
远忆苏翁菜圃,聊拥卧龙尘榻,不是宝钗楼。
丹灶起无地,长揖谢浮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