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讶前宵风雨横。鹤怨猿愁,多恐朝来更。
窗外月扶残菊影。丛丛似乱亭亭整。
小院三更虫语静。天自沈酣,人自凄凉醒。
老眼不禁双泪迸。愁踪梦迹难重省。
莫讶前宵风雨横。鹤怨猿愁,多恐朝来更。
窗外月扶残菊影。丛丛似乱亭亭整。
小院三更虫语静。天自沈酣,人自凄凉醒。
老眼不禁双泪迸。愁踪梦迹难重省。
这首《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雨之夜的凄凉景象与人物内心的孤独感。开篇“莫讶前宵风雨横”,既是对夜雨的客观描述,也暗含了对风雨无情的感慨。接着,“鹤怨猿愁,多恐朝来更”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鹤与猿以情感,表达了对风雨可能带来的更大破坏的担忧,营造出一种哀怨的氛围。
“窗外月扶残菊影,丛丛似乱亭亭整”描绘了一幅月光下残菊独立的凄美画面,菊花虽在风雨中摇曳,却依然保持着其亭亭玉立的姿态,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坚强与孤傲。
“小院三更虫语静,天自沈酣,人自凄凉醒”进一步深化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寂静,虫鸣声在深夜的宁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反衬出人的清醒与孤独。这里“天自沈酣”与“人自凄凉醒”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的不同状态,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最后,“老眼不禁双泪迸,愁踪梦迹难重省”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因愁绪而无法抑制的泪水,以及对过往岁月和梦境的难以忘怀。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凉与无奈。
整体而言,《蝶恋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孤独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人性深刻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