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èryuèshíxuě
sòng / méiyáochén

qióngdōngjìnguòbànxiǎoxuěxiānchūnchùlái

yìngquánnánmàiduōyìngfēnběizhīméi

tíngzhōngwèitóngsǎolínxiàwéichóukuángchuīcuī

wènyuántóngxiāngyòuzuìwèicái

翻译
严冬时节已经过半,清晨的雪花为何提前飘落。
难道只是因为南田的麦苗,还是因为北枝的梅花也盛开。
庭院里还不允许野孩子清扫,树林下只担心狂风会摧残它们。
别问那些在兔园一同作诗的人,司马相如居于右席,才华最为出众。
注释
穷冬:严冬。
劲腊:严寒腊月。
晓雪:清晨的雪。
先春:提前到春天。
全资:全部归功于。
南亩:南边的田地。
麦:麦苗。
不分:不分彼此。
北枝梅:北枝上的梅花。
庭中:庭院里。
野童:野孩子。
扫:清扫。
林下:树林下。
狂吹:狂风。
摧:摧残。
兔园:文学雅集之地。
赋客:作诗的人。
相如:司马相如。
居右:居于右边(古代座位以右为尊)。
才:才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十二月十七日雪》,描绘了冬季即将过去,早晨却下起了春雪的景象。诗人惊讶于雪的突然降临,怀疑并非只有农田里的麦苗受益,也可能是北枝梅花的早开。他欣赏庭院中的雪景,却不希望孩童随意清扫,以免破坏自然之美。诗人还自嘲地说,不必羡慕那些吟雪的文人,他自己虽然居于末位,但也有才华。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冬去春来的期待和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寄李天英

稻秸苍苍陂巳枯,西风剪剪弄楸梧。

蒹葭水落鱼梁迥,蟋蟀声高山驿孤。

社瓮新成元亮酒,并刀细落季鹰鲈。

作诗远寄霜前雁,人在海东天一隅。

(0)

宿三冢寺

老柏苍苍缠老藤,招提牢落有残僧。

瞑禽自入藏经阁,饥鼠时窥照佛灯。

未得安心如北秀,却思觅法趁南能。

濛濛雨暗门前路,更得云房一曲肱。

(0)

天津桥同李之纯待月一首

骖鸾追散仙,乘槎抵银潢。

跳上玉龙背,抱得银蟾光。

素娥愁不归,再拜捧瑶觞。

问以天上事,玉色俨以庄。

尔能为我歌白雪,我亦为尔捣玄霜。

不然借我广寒殿,与我长作无何乡。

傍有谪仙人,拍手笑我狂。

天风忽吹散,人月两茫茫。

(0)

临泉道中

半世事行役,兹游初未经。

峡门迷白昼,岭脊上青冥。

涧曲莓苔滑,松盘雾雨溟。

登危人局蹐,涉险马竛竮。

落日留行客,投鞭得驿亭。

短墙明积雪,破屋漏疏星。

羌笛谁三弄,羁怀强一听。

葭芦知不远,河外数峰青。

(0)

瓢庵

书生只合饱黄齑,大嚼屠门计似痴。

壁上七弦元自雅,囊中五字更须奇。

横陈已觉如嚼蜡,皆醉何妨独啜醨。

此味欲谈舌本强,如人饮水只渠知。

(0)

慈恩寺塔

慈恩石刻半公卿,时遇闻人为指名。

龙虎榜中休著眼,一篇俚赋误平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