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石刻半公卿,时遇闻人为指名。
龙虎榜中休著眼,一篇俚赋误平生。
慈恩石刻半公卿,时遇闻人为指名。
龙虎榜中休著眼,一篇俚赋误平生。
这首诗《慈恩寺塔》由金代诗人郦权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首句“慈恩石刻半公卿”,描绘了慈恩寺内石刻众多,其中不乏高官显贵的名字,暗示了历史的痕迹与权力的象征。次句“时遇闻人为指名”,则点明了诗人偶遇某位熟知历史的人,对方为他指点了寺内石刻中的名字,引出了下文的感慨。
“龙虎榜中休著眼”,这里借用了科举考试中的“龙虎榜”比喻人才辈出的盛况,意在提醒人们不应仅以出身和地位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然而,“一篇俚赋误平生”,则揭示了诗人对传统评价体系的反思,指出过于注重形式和出身,可能会忽视个体的真实能力和价值,从而误导人的一生。
整首诗通过对慈恩寺塔及其石刻的描写,寓言般地探讨了历史、权力、教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达了对传统评价体系的批判与对个体真实价值的尊重。诗人的思考深入而独到,体现了其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