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判虚空也太奇,古今天下几多诗。
虚空判了元无尽,信手拈来自不知。
笔判虚空也太奇,古今天下几多诗。
虚空判了元无尽,信手拈来自不知。
此诗节选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苕溪杂兴》第四首。诗中“笔判虚空也太奇,古今天下几多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浩瀚诗海的惊叹与赞美之情。"笔判"指的是用笔来评判和选择,"虚空"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文学空间或心灵世界。在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和敬畏之心,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这片文学海洋中微不足道的自谦。
"虚空判了元无尽,信手拈来自不知。"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今诗文时的心态和写作状态。“虚空”此处仍旧象征着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而“判了元无尽”则意味着在这片天地中有着源远流长、取之不尽的灵感与素材。"信手拈来自不知"则表达了一种艺术上的自如和随性,诗人仿佛在告诉我们,他的创作如同自然界的生长一样顺其自然,不事预谋,每每都能信手拈来,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而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与宇宙和谐共生的美好体验。
总体而言,这段诗文融合了苏轼特有的豪放与自在,用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诗人超脱尘嚣、与文学天地对话的意境。
宗社中兴佐,廊庙黑头公。
故家乔木,十年风虎会云龙。
三镇上流藩翰,千里北门符钥,何许在民功。
刀剑还牛犊,饥馑化登丰。
政成时,春明媚,日和融。
寿觞如海,愿公一酌倒三松。
移取活人心手,归作调元勋业,谈笑共平戎。
还使十书老,直与古人同。
炎精昌运,庆天为笃生,中兴人杰。
横臆甲兵三百万,要扫群胡妖孽。
抚弱怜贫,排奸击暴,所至人推服。
飘飘志气,伟哉一代英特。
预信衮衮公侯,名闻英胄,素有阴功迹。
腾踏从天上去,笑作龙头奇客。
相印重封,将符再绾,尽履青毡物。
寿杯满泛,年年长醉正月。
镜天露洗,荡仁风,满县正开桃李。
无讼堂深晴画永,帘卷鹅山浓翠。
吏散棠阴,鸟啼花用,箫鼓弦歌地。
印封碧苏,笑谈无限清致。
佳会正属悬弧,十分蕉叶,共祝千秋岁。
道骨仙风元自有,功业人间游戏。
名覆金瓯,班联玉笋,行庆风云会。
莲舟容与,此时归继仙裔。
风云嘉会,有英杰瑞时,来符平泰。
子建才华,平阳勋业,流庆至今犹在。
闾史卿来曾记,骨相堂堂庞艾。
少年日,已心包云泽,名高嵩岱。
超迈人尽道,今代吏师,小试犹淹大。
两路登车,三州出牧,游刃了无凝碍。
便合进推荷橐,迤逦参陪天縡。
愿从此,奉明君真相,优游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