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赵去华提干夏日杂兴七首·其一》
《次韵赵去华提干夏日杂兴七首·其一》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老子轩冕总相忘,归办芙蓉制作裳。

多少隐沦天下士,无人知我亦何伤。

(0)
注释
老子: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这里泛指超脱世俗的人。
轩冕:古代贵族所乘车乘的冕旒,象征尊贵的地位。
相忘:忘记,不放在心上。
芙蓉:荷花的别称,象征高洁。
制作:亲手制造。
裳:古人的下衣,这里指衣物。
天下士:指隐居不仕或有高尚品德的人。
无人知:没有人知道。
亦何伤:又有什么关系,不值得在意。
翻译
老子已经看淡了世俗的官位和礼服,
回家专心制作芙蓉花的衣物。
鉴赏

此诗乃宋代诗人苏轼(苏泂)之作,名为《次韵赵去华提干夏日杂兴七首其一》。诗中意境超脱,语言简练,透露出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老子轩冕总相忘”,此句借用道家老子的高洁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忘和超越。"轩冕"指的是古代帝王的车盖,这里比喻为尊贵的象征,而“总相忘”则是说这些尊贵都不再被记挂。

“归办芙蓉制作裳”,此句描绘诗人归隐田园,亲手采摘芙蓉花来编织衣物的平淡生活。"芙蓉"即荷花,这里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作裳"则是指用这些自然之物制作衣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自给自足。

“多少隐沦天下士”,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为世人所知、埋没在世间的贤才感到惋惜。"隐沦"意指隐藏或埋没,"天下士"则是泛指有才能的人。

“无人知我亦何伤”,此句流露出诗人对名利世界的淡然,他不求被人知晓,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损失或伤害。这里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心境。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之物的亲近和生活的平实,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出南郊清甚

春风吹屣到南园,著酒涂酥花正繁。

更喜满前无俗物,横塘疏竹渭南村。

(0)

鹧鸪天

昨夜思量直到明。拂明心绪更愁人。

风披露叶高低怨,冷雨寒烟各自轻。

休赖酒,莫求神。为谁教尔许多情。

如今早被思量损,好更当时做弄成。

(0)

清平乐·其三咏雪

疏疏整整。风急花无定。红烛照筵寒欲凝。

时见筛帘玉影。夜深明月笼纱。醉归凉面香斜。

犹有惜梅心在,满庭误作吹花。

(0)

卜算子·其三

几日赏花天,月淡荼小。

写尽相思唤不来,又是花飞了。

春在怕愁多,春去怜欢少。

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

(0)

借东溪巷钱庄寓居

荡荡青天隔九门,携孥飘泊此江村。

渔蓑且当青绫被,赐酒何如老瓦盆。

万轴书签须细阅,九还火候要重温。

少陵有句须参透,政藉幽居拙养尊。

(0)

读道书作六首·其一

岩居秉贞操,所慕在玄虚。

清夜眠斋宇,终朝观道书。

形忘气自冲,性达理不馀。

于道虽未庶,已超名迹拘。

至乐在襟怀,山水非所娱。

寄语狂驰子,营营竟焉如。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