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轩冕总相忘,归办芙蓉制作裳。
多少隐沦天下士,无人知我亦何伤。
老子轩冕总相忘,归办芙蓉制作裳。
多少隐沦天下士,无人知我亦何伤。
此诗乃宋代诗人苏轼(苏泂)之作,名为《次韵赵去华提干夏日杂兴七首其一》。诗中意境超脱,语言简练,透露出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老子轩冕总相忘”,此句借用道家老子的高洁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忘和超越。"轩冕"指的是古代帝王的车盖,这里比喻为尊贵的象征,而“总相忘”则是说这些尊贵都不再被记挂。
“归办芙蓉制作裳”,此句描绘诗人归隐田园,亲手采摘芙蓉花来编织衣物的平淡生活。"芙蓉"即荷花,这里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作裳"则是指用这些自然之物制作衣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自给自足。
“多少隐沦天下士”,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为世人所知、埋没在世间的贤才感到惋惜。"隐沦"意指隐藏或埋没,"天下士"则是泛指有才能的人。
“无人知我亦何伤”,此句流露出诗人对名利世界的淡然,他不求被人知晓,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损失或伤害。这里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心境。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之物的亲近和生活的平实,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精神追求。
荡荡青天隔九门,携孥飘泊此江村。
渔蓑且当青绫被,赐酒何如老瓦盆。
万轴书签须细阅,九还火候要重温。
少陵有句须参透,政藉幽居拙养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