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浈阳峡》
《过浈阳峡》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轻舟冲破一江风,路转浈阳去不穷。

南陆渐低云影外,西峰半落水声中。

松高恰好宜幽独,壁立何曾碍太空。

识得真山真面目,品题泉石入诗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穿越浈阳峡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首联“轻舟冲破一江风,路转浈阳去不穷”,以轻舟破浪前行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航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探索的无尽。诗人通过“冲破”一词,赋予了轻舟以力量与勇气,仿佛在逆风而行中寻找着新的方向。

颔联“南陆渐低云影外,西峰半落水声中”,进一步描绘了浈阳峡的壮丽景色。南陆的逐渐低垂,云影在远处轻轻摇曳,西峰则半隐于水面之中,水声与山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远近、高低、动静巧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壮美。

颈联“松高恰好宜幽独,壁立何曾碍太空”,诗人通过对松树与峭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孤独与自由的向往。松树的高耸与峭壁的直立,既象征了自然界的坚韧与力量,也寓意了诗人内心的独立与超脱。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致,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尾联“识得真山真面目,品题泉石入诗筒”,点明了诗人通过亲身经历与感受,真正领略到了自然之美,并将其融入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这里的“识得真山真面目”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述,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诗人通过品题泉石,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到诗歌中,使得作品不仅仅是对外界景象的记录,更是自我心灵的表达与升华。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乘舟穿越浈阳峡的所见所感,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独到感悟。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送张按察移节江陵

满载琴书事宦游,皇皇使节重咨诹。

蒲帆风饱三千里,绣斧霜寒十六州。

荆渚行观新德政,越人共忆旧风流。

市桥衰柳难攀折,只拗梅花送去舟。

(0)

虎丘阻雨

石阑浸碧剑池空,池外秋声万壑风。

人倚僧窗看风雨,亭亭塔影有无中。

(0)

伤春

园林芳事已阑珊,梅未生仁笋未竿。

堤上柳棉风脱尽,绿阴应在雨中寒。

(0)

钱氏故园·其二

中兴次辅巧玲珑,尚带承平艮岳风。

一朵庆云飞不去,游人眼冷夕阳中。

(0)

越十日陪使君汪内翰复来

雅制初仍旧,佳名留至今。

城依刺桐古,亭入芰荷深。

尊俎宾僚集,旌麾刺史临。

自公多暇日,及此豁尘襟。

(0)

挽乐全宋丈二首·其一

吾道初彫丧,斯文竟老成。

一经贻子训,万石擅家声。

棠棣春阴重,芝兰晚节荣。

馀芳知未泯,奕世有簪缨。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