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杨柳认春天,轣辘车音向郢山。
久客不知游宦乐,五年方喜取书还。
边兵近日屯湟水,汉将何时入玉关。
自古诗人多慷慨,功名无使壮图间。
东风杨柳认春天,轣辘车音向郢山。
久客不知游宦乐,五年方喜取书还。
边兵近日屯湟水,汉将何时入玉关。
自古诗人多慷慨,功名无使壮图间。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挚所作,名为《路虞部得代还》。诗中描绘了路虞部归家的场景,以及对功名与人生的感慨。
首句“东风杨柳认春天”,以春风拂面、杨柳轻摇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喻路虞部在历经岁月后终于迎来了归家的时刻。次句“轣辘车音向郢山”,通过车轮滚动的声音,将读者带入路虞部归途的情境,郢山作为目的地,增添了归家的期待与喜悦。
接着,“久客不知游宦乐,五年方喜取书还”两句,道出了路虞部在外多年,虽有游宦之乐,但更渴望的是归家的温馨与安宁。五年的时间,对他而言,既是漫长等待,也是对家的深深思念。
“边兵近日屯湟水,汉将何时入玉关”两句,借边防与战争的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路虞部归家后的平静生活与对过往动荡岁月的反思。
最后,“自古诗人多慷慨,功名无使壮图间”两句,诗人以自身经历,抒发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慨。他认为,自古以来,诗人往往胸怀壮志,但功名不应成为实现理想与抱负的唯一途径,真正的慷慨与豪情,应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上。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归家的喜悦,也有对国家和平的期盼,更有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想。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
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
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
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
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
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
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
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
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
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