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阑浸碧剑池空,池外秋声万壑风。
人倚僧窗看风雨,亭亭塔影有无中。
石阑浸碧剑池空,池外秋声万壑风。
人倚僧窗看风雨,亭亭塔影有无中。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黄庚在宋末元初时期游历虎丘时遇到的雨景。首句"石阑浸碧剑池空",通过"石阑"和"碧剑池"的意象,暗示了虎丘的古老与神秘,池水映照着青石栏杆,显得空寂而深沉。"浸碧"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池水的颜色和清澈。
第二句"池外秋声万壑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秋风吹过山谷,带来阵阵声响,仿佛在耳边低语,增添了诗的动态感。"万壑风"则展现出空间的广阔和自然的壮丽。
第三句"人倚僧窗看风雨",诗人以个人的视角入诗,他独自倚靠在僧舍的窗户边,静静地看着外面的风雨交加,流露出一种闲适和静观自得的心态。
最后一句"亭亭塔影有无中",描绘了远处塔影在风雨中的若隐若现,既写实又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感受到虎丘的禅意和历史的沉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虎丘的景色,通过风雨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愁结望冰消,冰消愁转结。
不见乡人来,翻与乡人别。
叵耐东风又弄寒,杨柳长条乱吹折。
一壶旋买金台春,难洗行人衣上尘。
粮车刍载拥官道,歧路复歧愁杀人。
念昔君官考功部,仙才不负亲题柱。
谁知造物如小儿,疋马云中枉高步。
去年上皇北狩回,诏书复用贾生才。
身轻已得释重负,遥指庭闱归去来。
归去来,不可留。
腰间宝带悬吴钩,故园山水今复游。
竹舆青舫诗酒俦,请君莫忘皇恩优。
边城米贵人不饱,征戍未知何日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