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两太师》
《两太师》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乐府曲辞

和议是,塞外蒙尘走天子。

和议非,军前函首送太师。议和生,议战死。

生国雠,死国耻。两太师,竟谁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ǎngtàishī
míng / dōngyáng

shìsāiwàiméngchénzǒutiān

fēijūnqiánhánshǒusòngtàishī

shēngzhàn

shēngguóchóuguóchǐ

liǎngtàishījìngshuísh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两太师》,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比“和议”与“战死”的两种不同结局,揭示了和谈与战争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复杂影响。

首句“塞外蒙尘走天子”描绘了战乱时期,皇帝被迫逃亡的场景,暗示了和议可能是在战败压力下的无奈选择。接着,“和议非,军前函首送太师”则揭示了和议背后的残酷现实,即一些人为了达成和平,牺牲了前线将领的性命。

“议和生,议战死”进一步强调了和战两种决策的截然不同命运,和议可能导致生存,而战死则是对国家荣誉的捍卫。最后两句“生国雠,死国耻”表达了诗人对和议可能导致苟且偷安,忘记复仇雪耻的深深忧虑。

诗的结尾“两太师,竟谁是?”以质问的方式,对两位太师(可能是代表和战两派的权臣)的行为提出了质疑,究竟是追求和平的生存者还是无视国家荣誉的牺牲者?这句疑问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决策的深度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以强烈的对比和讽刺手法,展现了对和战问题的深刻剖析。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予与王瞻叔韩通一林梅卿余知默徐彦才六人皆同庚也一登政路五上禁涂其四久已物故所存者独知默与予耳今日得报知默又已云亡念年齿至此予亦岂久于世者乎怅然有感于怀因成数语以自解

同庚非不多,达者能有几。

七十二年间,六人而已矣。

其四迹已陈,止予二人尔。

今朝闻讣音,其一又不起。

嗟予独何人,偶尔未见鬼。

自度如许衰,宁久红尘里。

念此梦幻身,谁能保终始。

失者虽或非,得亦未为是。

死者固可悲,生亦不足喜。

幸然已挂冠,万事不到耳。

何妨日凭栏,乐此佳山水。

仍更日开尊,赏此新桃李。

时时命歌童,唱个陶真理。

倘或未溘然,亦足娱暮齿。

(0)

余年七十辄和乐天诗以自广

已是年龄及七旬,田园稍给未全贫。

儿孙初识传儒业,世俗还称作贵人。

门外湖山浑可乐,沙头鸥鹭更相亲。

莫将尘事干吾虑,已向君王乞此身。

(0)

过静老

老夫无住相,大是个中人。

聊作宰官相,偶名居士身。

拍手与公笑,同床怜我真。

端来趁斋鼓,共坐不曾嗔。

(0)

刘明适屡欲子苍过其居小酌以诗招之

吐心著地谁复识,只有平生韩子苍。

端恨茅屋付秋草,试吟玉绳低建章。

枯肠君饱大官肉,秃鬓我老尚书郎。

爱酒不论天下士,快来脱帽持一觞。

(0)

霜花腴.无射商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病怀强宽。恨雁声、偏落歌前。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更移画船。引佩环、邀下婵娟。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0)

朝中措.闻桂香

海东明月锁云阴。花在月中心。

天外幽香轻漏,人间仙影难寻。

并刀剪叶,一枝晓露,绿鬓曾簪。

惟有别时难忘,冷烟疏雨秋深。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