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哉古墓一狐精,化作人来耍弄人。
华表未然先败也,至今无地可容身。
咄哉古墓一狐精,化作人来耍弄人。
华表未然先败也,至今无地可容身。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大观所作的《颂古十七首》中的第八首。它以狐狸精为隐喻,表达了对世间虚伪和欺诈现象的讽刺。"咄哉古墓一狐精",以狐狸精的形象开篇,寓意某些人的狡猾和欺骗如同狐狸般阴险。“化作人来耍弄人”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变化形态后依然以欺诈他人为乐的心态。"华表未然先败也",这里的“华表”象征着表面的荣光或承诺,但诗人暗示这些很快就露出了破绽,预示着欺诈者的失败。“至今无地可容身”,形象地写出欺诈者最终无法在道德或人心中找到立足之地,表达了对这类行为的批判。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性强,通过狐狸精的故事,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凡物得其时则鸣,鸣之大者唯雷霆。
使雷常鸣不以节,人忘修省孰震惊。
往时耆年深此旨,十度发言九度已。
更有宝云多口师,每见僧来面壁耳。
岂似而今文字禅,骈头并驾争后先。
愿公藏此千钧重,等闲不射射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