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霜露多,虽寒雪不作。
北归亦何喜,三年雪三落。
我田在城西,禾麦敢嫌薄。
今年陈宋灾,水旱更为虐。
闭籴斯不仁,逐熟自难却。
饥寒虽吾患,尚可省盐酪。
飞蝗昨过野,遗种遍陂泺。
春阳百日至,闹若蚕生箔。
得雪流土中,及泉尽鱼跃。
美哉丰年祥,不待炎火灼。
呼儿具樽酒,对妇同一酌。
误认屋瓦鸣,更愿闻雪脚。
南方霜露多,虽寒雪不作。
北归亦何喜,三年雪三落。
我田在城西,禾麦敢嫌薄。
今年陈宋灾,水旱更为虐。
闭籴斯不仁,逐熟自难却。
饥寒虽吾患,尚可省盐酪。
飞蝗昨过野,遗种遍陂泺。
春阳百日至,闹若蚕生箔。
得雪流土中,及泉尽鱼跃。
美哉丰年祥,不待炎火灼。
呼儿具樽酒,对妇同一酌。
误认屋瓦鸣,更愿闻雪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十一月十三日雪》,描绘了南方冬季虽霜露频繁但无大雪的景象,与北方三年来连续降雪形成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田地的关心,担忧陈宋两地的水旱灾害导致粮食短缺,指出官府闭籴(禁止粮食交易)的不仁,同时庆幸自家收成尚可,不必过于忧虑饥寒。飞蝗过后留下的种子在春天阳光下生长,预示丰收,诗人期待瑞雪降临以助丰年。最后,诗人与家人共饮,倾听屋瓦声,期盼雪落的声音,充满了对丰收和家庭团聚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丰收的期盼。
豪华相陵豆粥石,坐上珊瑚碎三尺。
那知萧条洙泗间,灶火不星连七日。
我生不复饯文穷,醉眼从来四海空。
一饱便令百忧失,三合红陈等万钟。
君家况有柳枝弱,客恶不容主人恶。
造门果腹姑置之,杜陵寒眼凭君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