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吕友善见和》
《谢吕友善见和》全文
宋 / 邓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扶筇西去谩寻春,独学无人沐且熏。

便欲问津从桀溺,当时折槛愧朱云。

阴霾满目凭谁扫,芳草连空未易耘。

家学定须兴尚父,威声一振九夷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yǒushànjiàn
sòng / dèng

qióng西mànxúnchūnxuérénqiěxūn

便biànwènjīncóngjiédāngshízhékǎnkuìzhūyún

yīnmáimǎnpíngshuísǎofāngcǎoliánkōngwèiyún

jiāxuédìngxīngshàngwēishēngzhènjiǔwén

翻译
拄着竹杖向西走去,徒然寻找春天,独自学习无人陪伴,只能自我熏陶。
我想要像桀溺那样寻求真理,却感到惭愧,因为想起当年朱云直言进谏的壮举。
眼前乌云密布,谁能扫除这阴霾?茂盛的草地连绵不断,却难以耕耘。
家庭教育必须要有尚父般的振兴精神,一旦威望树立,天下异族都会闻名而来。
注释
筇:竹杖。
谩:徒然,无意义地。
桀溺:古代隐士,此处象征不随流俗的人。
朱云:汉代官员,以直言敢谏著称。
阴霾:比喻困难或阴暗的形势。
尚父:周文王的父亲,后用来指有威望的长辈或导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家庭教育和学问传承的重视。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独自寻春、学习无人可询的孤独感,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智者如桀、管之辈的向往。

“扶筇西去谩寻春”一句中,“扶筇”指的是拄着手杖,表明诗人的行动有些许不便,但依旧坚持着去寻找逝去的春天。这里的“寻春”有寻求美好事物、向往过去之意。

“独学无人沐且熏”则显示了诗人在学习上的孤独感,无法找到可以交流思想的人。"沐"和"熏"都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但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自我修养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便欲问津从桀溺,当时折槛愧朱云”中,“桀溺”指的是古代的圣贤,诗人希望向他们学习。"折槛"则是比喻要超越常人的见识和智慧,而“朱云”可能代表着高洁和远大的理想。

“阴霾满目凭谁扫,芳草连空未易耘”一句中,“阴霾满目”形容视野被乌云笼罩,暗示诗人心中的迷茫与困惑。"芳草连空"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未易耘”表明这些都是不容易达到的。

最后,“家学定须兴尚父,威声一振九夷闻”强调了家风学问的重要性,以及父亲的教诲如同威严的声音,能够传递给远方的人。"九夷"在古代指的是边疆地区的部族,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远达。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学问和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个人的修养与追求美好的渴望。

作者介绍
邓肃

邓肃
朝代:宋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猜你喜欢

寄怀古

见说雕阴僻,人烟半杂羌。

秋深边日短,风劲晓笳长。

树势分孤垒,河流出远荒。

遥知林下客,吟苦夜禅忘。

(0)

颂古五首·其五

村饮夜归来,健倒三四五。

摩挲青莓苔,莫瞋惊著汝。

(0)

中秋对月

暮雨过寥廓,江天正青苍。

列树无残阴,积水有异光。

幽虫鸣欲遍,宿鸟惊忽翔。

永夜如至公,鉴我吟清章。

(0)

僧号利生

心因爱物语慈悲,梵律钞成解受持。

施茗唯烧无茧叶,助桥不伐有巢枝。

忍看猎火巡山穴,贵买罾鱼放石池。

多少怀恩如父母,朱门弹铗少逢知。

(0)

东掖怀天竺

十年心事已蹉跎,吴越兴亡付绿波。

衰鬓又惊黄叶落,故乡遥认白云多。

葛洪井畔三生石,处士梅边十里荷。

总是平生快心处,夜长无奈月明何。

(0)

颂古十首·其四

百尺竿头五两垂,穷沙绝漠任风吹。

可怜无限沧浪客,犹把南针定所归。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