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哉身得凤鸾依,仍此霜巢了褐衣。
心泪早枯生亦暂,故乡不屋死犹归。
箧封有垢文章蚀,朋散如星吊唁稀。
惧尔千秋从此尽,留将六合与谁飞?
咄哉身得凤鸾依,仍此霜巢了褐衣。
心泪早枯生亦暂,故乡不屋死犹归。
箧封有垢文章蚀,朋散如星吊唁稀。
惧尔千秋从此尽,留将六合与谁飞?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为哀悼友人张孝廉际亮所作的《哭张孝廉际亮四章》中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格的崇高赞扬。
首句“咄哉身得凤鸾依”,以“咄哉”表达出对逝者生前得到贵人相助的赞叹,同时暗含对逝者命运的感慨。接着“仍此霜巢了褐衣”,描述逝者虽身处逆境,但依然坚守自我,如同在严寒中筑巢的鸟儿,穿着简朴的褐色衣裳,象征其淡泊名利、坚韧不拔的精神。
“心泪早枯生亦暂,故乡不屋死犹归”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短暂而充满悲情一生的同情,以及对其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使生命如流星般短暂,逝者的心灵依旧渴望回归那片孕育自己的土地,体现了对故土的深情厚谊。
“箧封有垢文章蚀,朋散如星吊唁稀”描绘了逝者身后的情景,书籍被岁月侵蚀,朋友如星辰般散落,吊唁的人越来越少,暗示了逝者离世后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减弱,同时也反映了人世间的冷暖与无常。
最后,“惧尔千秋从此尽,留将六合与谁飞?”表达了对逝者生命的惋惜和对未来的忧虑。千年的时光从这一刻停止,留下广阔的世界却无人能与逝者一同飞翔,既是对逝者才华与精神的赞美,也是对失去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哀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番湖水落秋容冷,碧色澄鲜三万顷。
楼船嗷嘈何处来,十幅蒲帆弄秋影。
霜晴九月葭苇枯,芙蓉著花秋满湖。
吴兴巳远郭熙老,谁为写此秋江图。
汀洲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康山一发天际横,传是先皇洗兵处。
当年血战湖水黄,日月照耀旌旗光。
鼎湖龙去不复返,只有雁鹜飞茫茫。
天开大泽雄今古,气撼东吴及南楚。
巴陵洞庭何处边,目断浔阳送楼橹。
北风猎猎握双旌,此行奇绝如登瀛。
风波平地不须起,向来魂梦今犹惊。
浩歌蓬底还搔首,却忆同行信州守。
萍水飘零尽白头,相逢且醉馀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