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径入深秀,云居得亩平。
春来花正放,壶里月偏明。
香色双清境,希夷一晌情。
神仙惟自度,讵必藉金茎。
盘径入深秀,云居得亩平。
春来花正放,壶里月偏明。
香色双清境,希夷一晌情。
神仙惟自度,讵必藉金茎。
这首诗描绘了避暑山庄中梨花与明月相伴的美景,充满了宁静与清雅之感。
首句“盘径入深秀”,以曲折的小径引入幽静的景致,暗示了进入了一个充满自然美的地方。接着“云居得亩平”,描述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在一片平地上,云层如同大地的一部分,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春来花正放”点明季节,春天万物复苏,花朵盛开,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色彩。“壶里月偏明”则将月光比作酒壶中的酒,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月光洒落,使得夜晚更加明亮而温馨。
“香色双清境”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香气的迷人,花香与月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希夷一晌情”中的“希夷”出自道家哲学,意指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状态,这里用来形容短暂而难以言喻的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慨。
最后,“神仙惟自度,讵必藉金茎”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与长生不老的金茎,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自我超越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不必依赖外在的物质或神话般的奇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避暑山庄梨花伴月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西京曾入内,东洛又朝天。
圣上方虚席,僧中正乏贤。
晨光金殿里,紫气玉帘前。
知祝唐尧化,新恩异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