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楼下兵合围,白门楼上虎伏威。
戟尖不掉丈二尾,袍花已脱斑斓衣。
捽虎脑,截虎爪,眼中视虎如猫小。
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
养虎肉不饱,虎饥能噬人。
缚虎绳不急,绳宽虎无亲。
座中叵信刘将军,不纵猛虎食汉贼,反杀猛虎生贼臣。
食原食卓何足嗔。
白门楼下兵合围,白门楼上虎伏威。
戟尖不掉丈二尾,袍花已脱斑斓衣。
捽虎脑,截虎爪,眼中视虎如猫小。
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
养虎肉不饱,虎饥能噬人。
缚虎绳不急,绳宽虎无亲。
座中叵信刘将军,不纵猛虎食汉贼,反杀猛虎生贼臣。
食原食卓何足嗔。
这首《缚虎行》是元末明初诗人张宪的作品,通过描绘对“虎”的形象化比喻,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局势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白门楼下兵合围,白门楼上虎伏威”,以“白门楼”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同时将“虎”置于其中,暗示了“虎”在这一背景下所代表的力量或人物的威严。
接着,“戟尖不掉丈二尾,袍花已脱斑斓衣”,通过兵器和服饰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虎”的形象,同时也隐喻了权力与威严的象征。
“捽虎脑,截虎爪,眼中视虎如猫小”,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对“虎”的控制与征服,同时也暗示了对强大势力的轻视与蔑视。
“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通过“虎”的跳跃与血腥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力量与破坏力,也暗含了对社会秩序的颠覆与破坏。
“养虎肉不饱,虎饥能噬人。缚虎绳不急,绳宽虎无亲”,这两句通过类比,揭示了对强大力量的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强调了适时、适度的约束与利用。
“座中叵信刘将军,不纵猛虎食汉贼,反杀猛虎生贼臣”,这几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批评了某些领导者未能正确处理与利用强大力量,反而导致了更大的祸害。
最后,“食原食卓何足嗔”,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讽刺,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复杂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
干当江南有许多,往还冠盖似撺梭。
因兹力役无朝暮,欸乃翻成懊恼歌。
深山大泽物所蛰,千丈县淙挂青壁。
潭阴水黑不见底,老雨初开元气湿。
苍龙何处行雨归,闯首踞坐红云堆。
山僧骇绝噤不语,万壑阴雾生缁衣。
咄哉传古隐龙性,隔户写影窥天机。
一从元化堕此笔,饮海不复观晴霓。
世间画本万尺蠖,尾鬣一掩无晶辉。
比年一旱几焚如,牲币空事山川雩。
群龙痴睡洞府黑,六合任使黄霾污。
何当铁匣出雷火,冲屋而去腾天衢。
六丁奔命仆射御,倒卷溟渤天瓢?。
滂沱一洗乾坤净,却敛神功寂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