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其一》
《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其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此山祇合便终焉,底用心劳学计然。

贫贱已安身外事,功名宁顾俗间缘。

旧游要纪东南胜,有句须从甲乙编。

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

(0)
注释
祇合:只应。
终焉:终结之处。
心劳:费心。
学计然:学习世俗的谋略(如《战国策·范雎蔡泽列传》中的计然之策)。
贫贱:贫穷低微。
安:满足。
身外事:外在的事物。
功名:名声和地位。
宁:岂能。
俗间缘:世俗的缘分。
旧游:过去的游历。
东南胜:东南的美好风景。
甲乙编:按顺序编排(甲乙丙丁等排序方式)。
晴窗:晴朗的窗户。
遮老眼:遮挡老眼。
跏禅:盘腿打坐的禅修。
翻译
这座山本该是我最终的归宿,何必再费心去学习那些世俗的谋略。
对于贫贱的生活,我已经满足于外在的一切,哪里还会去追求那些功名利禄。
过去的游历,我要记录下东南的美好,每句诗都要精心排列编排。
闲暇时,我坐在窗边遮住老眼,这样的宁静也足以让我参禅冥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和对过去的回忆与未来的思考。首句"此山祇合便终焉",诗人似乎在说他觉得眼前的山景足以作为人生的归宿,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底用心劳学计然"进一步强调不必过于忧虑世事,学习古代经济学家如计然的智慧,不如顺应自然,享受当下。

"贫贱已安身外事",诗人认为贫贱的生活状态已经让他满足,不再执着于追求功名利禄。"功名宁顾俗间缘"表达出他对功名的看法,宁愿不为世俗的牵绊而改变自己。"旧游要纪东南胜",诗人怀念过去的游历,尤其是那些东南地区的美好记忆,这些经历对他来说是珍贵的财富。

"有句须从甲乙编",诗人提到写作时的严谨态度,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有序地记录下来。最后两句"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诗人选择在晴朗的窗前悠闲度日,甚至有时闭目静坐,仿佛与禅修相伴,体现了他的宁静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赵蕃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过往经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宁静期待。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宿西山精舍

西山乘兴宿,静称寂寥心。

一径杉松老,三更雨雪深。

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沈。

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

(0)

颂古五十三首·其四十一

四方八面没边疆,暴雨狂风无处藏。

古庙里头休亸避,移舟别有好商量。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二

初三十一,上上大吉。中九下七,有口挂壁。

双林傅大士儒履道冠,蒋山梁宝公剪刀曲尺,笑倒生公台畔石。

(0)

送赵凤台知府

五月寒云湿不飞,临辞无语思依依。

此心不许江山隔,时听除音来竹扉。

(0)

见山亭

柳陌花衢烂熳游,不知日月去如流。

抬眸忽见家山在,双手难遮满面羞。

(0)

颂古八首·其八

因我得礼你,莫放屁撒屎。

带累天下人,错认自家底。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