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传古坐龙图严东平所藏至元二年秋九月张签省耀卿处观七年闰十一月甲戌公退马上偶得时秋苦旱冬天无雪》
《僧传古坐龙图严东平所藏至元二年秋九月张签省耀卿处观七年闰十一月甲戌公退马上偶得时秋苦旱冬天无雪》全文
元 / 王恽   形式: 古风

深山大泽物所蛰,千丈县淙挂青壁。

潭阴水黑不见底,老雨初开元气湿。

苍龙何处行雨归,闯首踞坐红云堆。

山僧骇绝噤不语,万壑阴雾生缁衣。

咄哉传古隐龙性,隔户写影窥天机。

一从元化堕此笔,饮海不复观晴霓。

世间画本万尺蠖,尾鬣一掩无晶辉。

比年一旱几焚如,牲币空事山川雩。

群龙痴睡洞府黑,六合任使黄霾污。

何当铁匣出雷火,冲屋而去腾天衢。

六丁奔命仆射御,倒卷溟渤天瓢?。

滂沱一洗乾坤净,却敛神功寂若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深山大泽的神秘与壮美。诗人以“深山大泽物所蛰”开篇,点明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随后通过“千丈县淙挂青壁”、“潭阴水黑不见底”等句,勾勒出山间溪流与深潭的壮观景象。接着,“苍龙何处行雨归”一句,引入了神话色彩,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奇幻与想象的世界。

诗中运用了“老雨初开元气湿”、“万壑阴雾生缁衣”等形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湿润与朦胧,也暗示了天地间生命的孕育与生长。通过“苍龙”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借“山僧骇绝噤不语”之态,展现了自然之美对人的震撼力。

进一步地,诗人通过“比年一旱几焚如,牲币空事山川雩”等句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干旱的担忧与祈求,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而“群龙痴睡洞府黑,六合任使黄霾污”则揭示了自然界的沉寂与混乱,预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变革。

最后,“何当铁匣出雷火,冲屋而去腾天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释放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对清朗天空的向往。通过“六丁奔命仆射御,倒卷溟渤天瓢?”的夸张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宇宙秩序的思考。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宏大的主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恽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七

竹粉吹香杏子丹。试新纱帽纻衣宽。

日长几案琴书静,地僻池塘鸥鹭闲。

寻汗漫,听潺湲。澹然心寄水云间。

无人共酌松黄酒,时有飞仙暗往还。

(0)

淮人多食蛙者作诗示意

淮人为水族,庖脍亦已巧。

田间有鸣鸡,性命得自保。

吴人口垂涎,捕取穷浩渺。

于吴产或多,于淮求则少。

要之业境会,食债良自绕。

予也家淮南,游吴尝草草。

平生下箸处,但觉皆羊枣。

不论赤鲩公,亦及长须老。

何况鼓吹部,可作钟鼎宝。

世间多空中,所见徒有表。

至美不外示,鱼鳖岂皆好。

君看十月鹑,羽翼甚轻矫。

变化须臾间,不念旧池沼。

食鹑乃无言,食蛙或颦愀。

鹑蛙等无二,妄想自颠倒。

舌根无尽期,所得在一饱。

哀哉南路徐,食方说燖煼。

但俱供芋羹,不必著锦袄。

较之食疮痂,岂但能稍稍。

(0)

幽人本无肉食愿,岸草溪毛躬自荐。

并堤有芹秀晚春,采掇归来待朝膳。

(0)

初夏二首·其二

冰蚕欲茧二桑阴,粉箨彫风曲径深。

长日渐成微暑意,喜看楼影浸波心。

(0)

春夏之交四首·其一

江花江水意,春色为谁多。

极目天涯草,凄凄奈尔何。

(0)

水调歌头·其八送季修同希文去秀

十年禅榻畔,风雨扬茶烟。

跳丸日月,未甘白发困尧天。

江左风流才子,要伴江湖张翰,同泛洛阳船。

酌酒情无尽,海燕绕船竿。逼人来,功业事,不教闲。

男儿三十,定当谈笑在堂间。

老子婆娑贫态,闭户长须赤脚,他日要分残。

禹浪桃花影,归棹正轻安。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