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礼僧伽大士》
《梦礼僧伽大士》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

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

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

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

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

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

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

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

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

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

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

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

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

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

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

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

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0)
鉴赏

这首诗《梦礼僧伽大士》由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通过梦境中的体验,探讨了关于“真”与“妄”的深刻哲理。诗中以“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开篇,引出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思考,指出人们往往因执着于表象而迷失真相。

接着,“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诗人强调了对“有”与“无”的理解,指出人们常将“有”视为真实,却忽视了“无”的存在,这种认知上的偏颇导致了对世界本质的误解。

进一步地,“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诗人以人的感官和身体活动为例,说明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反应,但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感知和反应背后的虚幻性。

“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通过声音的例子,诗人展示了即使是最微小的声音,也能被耳朵捕捉到,但同时提醒读者,这并不意味着声音本身的存在是绝对的。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们对于声音和听觉的认知局限,强调了声音与听觉之间的相对性。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诗人将视觉与听觉类比,指出人们对于色彩的认知同样受限,忽略了色彩背后可能存在的本质。

“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诗人继续扩展至其他感官和身体活动,进一步阐述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反应,以及这些感知和反应背后的虚幻性。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诗人在此点明,无论是感官的感知还是身体的活动,都只是暂时的现象,本质上都是空无的。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诗人通过内心的反思,指出人们的行为和思维往往如同梦境般虚幻。

“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对菩萨的礼拜,认为那是真正洞察了世界的本质。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诗人通过比喻,强调了通过正确的修行和领悟,才能真正认识到世界的真相。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诗人进一步阐述了通过去除妄念,才能达到真正的认知。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诗人以梦境为喻,指出真正的认知与梦境中的认知并无本质区别。

“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诗人以大士的微笑和沉默作为回应,表明了对真理的追求无需言语。

“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诗人引用舍利佛的故事,强调了语言的局限性。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诗人提出疑问,探讨了在没有言语的情况下如何达到真理。

“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诗人表达了与所有佛子一同追求真理,最终实现觉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感知和理解的局限性,以及如何通过修行和领悟达到对世界本质的真正认识。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候台使自馀杭安溪登陆抵县郭即事

老去逢迎损壮怀,祇凭游目未全乖。

黄绵覆垄家家乐,碧玉围城面面佳。

地僻官曹宽礼数,溪清渔网斗生涯。

方平自诧馀杭酒,那有青帘插柳街。

(0)

送龙司理被徵

初闻循吏赐黄金,旋见徵书入禁林。

别日秋霜飞旆满,异时春雨讼庭深。

朝廷岂少批鳞事,湖海能无谏猎心。

此去君名高扣阁,不妨子计老抽簪。

(0)

陈司理公与余有国士之知二纪馀矣其犹子太史君会于蓟门始成此寄·其一

曾沾拂拭与群髦,回首垂髫已二毛。

斗色旧为雷焕剑,风尘今愧吕虔刀。

峰过衡岳鸿偏晚,水入湘江鲤更劳。

不待蓟门逢玉树,久知贤叔似山涛。

(0)

游善权寺僧云距长兴可两舍因怀徐子与

共识菰城指掌间,踟蹰尊酒未堪攀。

弦中孤鹤泠然去,镜里浮云杳自閒。

罨画溪分一湖水,卖茶人共两兴山。

相知莫笑王猷懒,安道于今善闭关。

(0)

助甫宦楚久不得书赋此为寄

高枕沧江岁屡移,渚宫旌节未应迟。

虚劳白雁三湘转,依旧青山九处疑。

老去交游随态失,怪来辞赋畏穷知。

吴门岂少耕桑侣,为忆燕台握手时。

(0)

马太史负图过园亭作

梁园脩竹赋谁传,总为相如席更前。

万里关河秋月共,十年湖海岁星偏。

吟蝉露叶时孤抱,坐鹊风枝忽对悬。

来往深杯应莫拒,旧游回首各茫然。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