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姿窈窕鬓欲斜,赚煞郎君念法华。
一把骨头挑去后,不知明月落谁家。
丰姿窈窕鬓欲斜,赚煞郎君念法华。
一把骨头挑去后,不知明月落谁家。
这首诗是唐代和尚粲创作的《赞马氏子》。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通过对美貌女子的描绘和对佛法的提及,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态度。
"丰姿窈窕鬓欲斜"一句,以形象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的倩影,她的发髻低垂,仿佛随时都会滑落,这种描写既传达了女子之美,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赚煞郎君念法华"接着这一画面,是女子似乎在思考或是追寻某种精神寄托——《法华经》,这不仅展现了她内心的宁静与深邃,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尊崇和理解。
最后两句"一把骨头挑去后,不知明月落谁家"则是诗人通过对比生与死的强烈对照,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宇宙浩瀚的感慨。一把白骨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而那轮明月依旧悬挂,却不知它现在照耀的是哪一个家庭,这是对人世间变迁不定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对生命真谛的追问,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佛法以及宇宙的独到见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