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
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
三洞吏兵潜稽首,六宫魔幻暗销魂。
可能授与长生箓,浩劫铭肌敢忘恩。
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
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
三洞吏兵潜稽首,六宫魔幻暗销魂。
可能授与长生箓,浩劫铭肌敢忘恩。
此诗描绘了一位道教天师的尊贵和神秘形象。开篇两句“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表明这位天师是东汉时期张道陵的嫡传弟子,以其严谨的法术和高深的修为,守护着道教的神秘之门。接着“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则形象地展现了天师在世间享有的崇高地位,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对其表示出最高的敬意。
诗中随后的两句“三洞吏兵潜稽首,六宫魔幻暗销魂”揭示了天师掌握着道教三洞(即洞真、洞虚、洞神)的法力,可以使鬼兵俯首听命,并且能破解皇家六宫中的种种迷惑与禁制,保护人们不受邪灵的侵扰。
最后两句“可能授与长生箓,浩劫铭肌敢忘恩”则表达了天师传授长生之术,赐予修行者长生的秘诀,同时也强调了在经历过种种灾难之后,对这位恩人的感激之情永不会淡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师的描写,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尊师重道、法力无边的主题。
公来兰陵州,旧俗如解酲。
封中小草木,薿薿皆精神。
乡来矜陆梁,今也猿鸟驯。
乡来矜巧诋,今也伏不伸。
扊扅谨夜户,两载俱撤扁。
舟车集大贾,庠序登秀民。
外则仓廪实,内则府库盈。
此特馀事耳,外此请具陈。
时方尚武力,习阅锋选精。
黄金不爱惜,中的咸赏勤。
重信不重金,貔貅肝胆倾。
悠然一寸丹,秋水风泠泠。
脱使玷如粟,孰掩离娄明。
离娄寂无睹,只赋荆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