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师到城,谈性外诸经。
下岭雪霜在,近人林木清。
苔痕深草履,瀑布滴铜瓶。
乐问山中事,宵言彻晓星。
琉璃师到城,谈性外诸经。
下岭雪霜在,近人林木清。
苔痕深草履,瀑布滴铜瓶。
乐问山中事,宵言彻晓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琉璃的僧人到达城中,讨论佛性和其他经典。雪霜覆盖山岭,接近自然,使得林木显得格外清新。踏过长满苔痕的小径,穿越瀑布声如铜瓶滴水的幽静之地。诗人在山中乐于询问禅师,夜谈直至拂晓,星光下尽情交流。
琉璃僧人的到来,无疑为诗人带来了精神上的解脱与启示。在这个春日的晚上,诗人得以深入了解禅宗的奥义,这种心灵的触动和顿悟如同春风中草木的生长,给予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清新和喜悦。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禅师问道的渴望,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精神超脱的画面。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