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唯言下变荣衰,大海可倾山可移。
如剖夜光归暗室,似驱春气入寒枝。
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
便杀微躬复何益,生成恩重报无期。
非唯言下变荣衰,大海可倾山可移。
如剖夜光归暗室,似驱春气入寒枝。
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
便杀微躬复何益,生成恩重报无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谢王大夫奏表》。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
“非唯言下变荣衰,大海可倾山可移。” 这两句强调了语言的力量不仅能改变个体的荣辱,更能引发天地间巨大的变化。这里的大海与高山,是不可一世而尽的自然之象征,通过它们来表达诗人对言论影响力的认知。
“如剖夜光归暗室,似驱春气入寒枝。” 这两句则是借助对比手法,将光明与黑暗、生机与枯萎对立起来。"剖夜光"和"驱春气"都是极富想象力的表达,它们描绘了光线和生命力在自然界中的流转,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 这两句通过对比来展示生与死、衰败与复苏的奇迹。"死灰"和"朽骨"都是无生命的象征,而它们竟然能够再次迸发出火焰或重新变得丰满,显示了诗人对生命力不竭的赞叹。
“便杀微躬复何益,生成恩重报无期。” 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思考,即即使去除个体的欲望和私心,又有何益?而"生成恩重报无期"则是对天地间恩泽深厚而又难以回报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方干卓越的想象力,更透露出他对于生命、自然和言论力量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