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昼坐东轩忽十三蝴蝶颜色鲜碧飞舞近人移时方去纪之以诗》
《昼坐东轩忽十三蝴蝶颜色鲜碧飞舞近人移时方去纪之以诗》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天上宝玉琴,星徽点瑟瑟。

仙人手摩拂,变化通灵术。

忽随琴声起,委蜕如蝉质。

飞翔下绿云,风翅含寒碧。

人间清昼长,游览喜自得。

见我瓶中花,群游过帘额。

高戏乱疏幌,低舞侵堕帻。

却疑午梦酣,身是濠梁客。

栩栩出虚庭,兴阑有归色。

应闻调弦声,惊去欻无迹。

(0)
注释
宝玉:珍贵的宝石。
星徽:星星般的光泽。
瑟瑟:形容声音清脆或物体闪烁的样子。
摩拂:抚摸、轻触。
委蜕:蜕变、脱壳。
绿云:绿色的云彩,比喻高空。
清昼:明亮的白天。
疏幌:稀疏的窗帘。
堕帻:头巾滑落。
濠梁:濠水边的桥,常用来比喻梦境或想象中的场景。
栩栩:生动逼真。
兴阑:兴致已尽。
调弦:调整琴弦,准备演奏。
欻无迹:突然消失,不留痕迹。
翻译
天上的宝玉琴,星光闪烁如瑟瑟的珍珠。
仙人的手指轻轻抚过,施展神奇的变化之术。
忽然随着琴音腾空,如蝉蜕般轻盈地飞起。
在绿色的云朵间翱翔,翅膀上带着寒冷的碧绿色彩。
人间白日漫长,游玩时心中喜悦无比。
看见我瓶中的花朵,群鸟纷纷飞过帘幕。
它们在高处嬉戏,穿过稀疏的窗帘;低处舞蹈,甚至碰到了我的头巾。
我怀疑自己是在午睡的梦境中,感觉自己像是濠梁之水的游鱼。
生动活泼地出现在虚无的庭院,兴致阑珊时流露出归去之意。
想必听见了调弦的声音,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与现实交织的画面。开篇“天上宝玉琴,星徽点瑟瑟”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又庄严的仙界,其中宝玉琴和星徽不仅象征着高贵和纯净,也预示着即将发生的超自然事件。紧接着,“仙人手摩拂,变化通灵术”展现了仙人的法力与艺术造诣,他们通过琴声来操控和变幻世界。

“忽随琴声起,委蜕如蝉质”则是转向现实生活的描写,昆虫在琴声中苏醒,仿佛也被这神奇的音乐所吸引。接下来的“飞翔下绿云,风翅含寒碧”描绘了一幅翩翩起舞的蝴蝶图景,它们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美丽象征,也承载着诗人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向往。

“人间清昼长,游览喜自得”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蝴蝶舞动时的满足与乐趣,而“见我瓶中花,群游过帘额”则将视线转移到室内,瓶中的花与飞舞的蝴蝶形成鲜明对比,既是空间的交错,也是生机与静谧的对话。

“高戏乱疏幌,低舞侵堕帻”继续描绘蝴蝶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它们不拘小节地穿梭在花间,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欢愉。紧接着,“却疑午梦酣,身是濠梁客”则让人感到一丝迷离与恍惚,诗人似乎在质疑自己是否处于梦境中,而那份恬静与悠然自得,则如同旅人般在世间游历。

“栩栩出虚庭,兴阑有归色”则是对这场景的一种总结和升华,蝴蝶的舞动不仅充满了空气,也带给诗人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而最后,“应闻调弦声,惊去欻无迹”则是全诗的一个高潮,仙人的琴声再次响起,将蝴蝶唤醒,它们惊慌失措地飞走,不留痕迹。

这首诗通过对昼间东轩中蝴蝶舞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艺术魅力以及超脱凡尘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送西林镜宗法师示寂三首·其二

大悲坛上月,入定扫诸尘。

坏衲熏脩尽,军持乞食贫。

空留宗镜眼,谁是影堂真。

公案劳相證,三生未了因。

(0)

湖上竹枝词十一首·其六

锦带桥平细马驮,弓弯鸦觜踏青过。

堤头十万桃花树,不及楼中红粉多。

(0)

送春

一春风雨过,杜宇讵宜闻。

况复春归去,河梁一送君。

(0)

上韬光庵能仁院

诘屈松萝转石林,扶筇踏叶上遥岑。

丹梯曲折迷仙径,空水澄泓见道心。

绝顶罡风堪羽化,步虚灌水有猿吟。

名僧一去山光冷,寂寂藤花落午阴。

(0)

白下过洪武门故宫作和商隐·其一

钟山云物旧宫连,曾见临轩昼漏传。

铁瓮江流回北顾,金陵王气歇南迁。

蛮方尚进随朝象,野老空哀故国鹃。

独有秦淮堤畔树,春阴犹似禁城烟。

(0)

秦驻晴岚

并海诸峰尽,阴晴气象殊。

蜃楼凌缥缈,鸟道历盘纡。

吴越横烟断,虚危入汉无。

求仙空冥漠,何处有清都。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