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屈松萝转石林,扶筇踏叶上遥岑。
丹梯曲折迷仙径,空水澄泓见道心。
绝顶罡风堪羽化,步虚灌水有猿吟。
名僧一去山光冷,寂寂藤花落午阴。
诘屈松萝转石林,扶筇踏叶上遥岑。
丹梯曲折迷仙径,空水澄泓见道心。
绝顶罡风堪羽化,步虚灌水有猿吟。
名僧一去山光冷,寂寂藤花落午阴。
此诗描绘了一次攀登深山古寺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首句“诘屈松萝转石林”,生动地描绘了山路蜿蜒,松树与藤蔓交织,石块错落的情景,展现出登山的艰难与险峻。接着,“扶筇踏叶上遥岑”一句,通过“扶筇”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登山者的小心翼翼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丹梯曲折迷仙径,空水澄泓见道心”两句,将登山的过程与内心的体验相结合,丹梯象征着通往仙境的道路,曲折而神秘;空水澄泓则暗示了内心世界的清明与宁静,仿佛能洞察万物的本质。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心境。
“绝顶罡风堪羽化,步虚灌水有猿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绝顶之上,罡风吹拂,仿佛是羽化的前兆,步虚灌水处,猿猴的啼声回荡,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神秘感。这两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名僧一去山光冷,寂寂藤花落午阴”两句,以名僧的离去为引子,描绘了山色因失去精神领袖而显得冷清的画面,藤花在午后阳光下静静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历史变迁、人事更迭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然、人生以及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