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怀澹泊省拘持,应物无方自不疑。
我国晏然君莫问,他心通处我为谁。
静无淮浦他年梦,老与庐山宿命期。
到了百年俱任运,世间屈曲自推移。
放怀澹泊省拘持,应物无方自不疑。
我国晏然君莫问,他心通处我为谁。
静无淮浦他年梦,老与庐山宿命期。
到了百年俱任运,世间屈曲自推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赠开先悟老述情三颂自持淡泊不事化缘夜坐举枯木话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放怀澹泊省拘持,应物无方自不疑"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心境的平和与豁达,主张放下烦恼,不再执着于世间纷争,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无需多余的疑虑。
"我国晏然君莫问,他心通处我为谁。"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个人身份与社会角色的淡漠态度,表达了一种超脱感,不再纠结于世俗的名分和身份认同。
"静无淮浦他年梦,老与庐山宿命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于未来生命境遇的安然接受。这里的“淮浦”和“庐山”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隐居之地,象征着与世隔绝、归隐自然的心愿。
"到了百年俱任运,世间屈曲自推移。" 最后两句则是对生命流转、世事更迭的一种宿命观和顺应态度,认为一切皆由天定,不必强求或抗拒。
整首诗通过淡泊的生活哲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从。
梁水城边冻草缁,万松山下树离离。
即今宁海怀人夜,正是苏台话旧时。
朗旷旧名知地脉,阿迷相望去河湄。
北门亦有澄江在,旧治分明寄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