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先生入赞枢廷,斯民有福;
看后学欲铸铜像,吾道犹存。
倘先生入赞枢廷,斯民有福;
看后学欲铸铜像,吾道犹存。
此挽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见长。上联“倘先生入赞枢廷,斯民有福”中,“先生”指被哀悼之人,即张百熙,表达了对其若能参与国家决策,将为民众带来福祉的期许与敬仰。“枢廷”象征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暗含对张百熙政治才能的高度评价。
下联“看后学欲铸铜像,吾道犹存”则展现了人们对张百熙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思想或事业影响的持续认同。通过“后学”一词,强调了张百熙在后辈心中的地位,他们希望铸造铜像以纪念其贡献,暗示张百熙的思想或事业仍在延续,对后世仍有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也体现了其在社会和文化层面的深远意义,是对张百熙个人成就及其对社会贡献的高度肯定。
越十载效力戎行,屡受栽培于格外,微劳何足录,一官幸博慰殷期,忆当年仕出西羌,函递鹭邮,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荷三朝酬庸盛典,特谥刚直以饰终,异数锡嘉名,千古流传徵实行,痛此日神归南岳,谋诒燕翼,箧中有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