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群三百饱青刍,土鼓消閒化日舒。
笋箨绿垂风煖后,豆花红绽雨晴初。
山中草长云生石,野外风柔块作桴。
万物欣欣皆自得,吾皇端拱绍唐虞。
维群三百饱青刍,土鼓消閒化日舒。
笋箨绿垂风煖后,豆花红绽雨晴初。
山中草长云生石,野外风柔块作桴。
万物欣欣皆自得,吾皇端拱绍唐虞。
这首明代诗人吴伯宗的《牧羊儿土鼓应制》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牧歌画面。首句“维群三百饱青刍”,形象地写出一群羊儿在享受着丰盛的青草,生活悠闲自在。次句“土鼓消閒化日舒”则通过“土鼓”这一乡村乐器,传达出牧羊人闲适的生活节奏和时光的缓缓流逝。
接下来,“笋箨绿垂风煖后,豆花红绽雨晴初”两句,描绘了春暖花开的季节,竹笋新绿垂挂,豆花在雨后初晴时热烈绽放,色彩鲜明,充满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盎然活力。
“山中草长云生石,野外风柔块作桴”进一步描绘了山野间的景象,草木茂盛,云雾缭绕,田野上的风轻柔而宜人,仿佛大地的乐章。最后一句“万物欣欣皆自得,吾皇端拱绍唐虞”,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认为万物和谐,君主无为而治,如同古代贤君唐虞时期一样。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田园生活的理想寄托。
帝里高人宅,苍苔绕径深。
卷帘山入户,摘果鸟移林。
石沼养龟水,月台留客琴。
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
苦热日念秋,秋至转多病。
枯藤不得力,小室同械禁。
形骸老翁然,但未雪绕鬓。
秋山叠翠嶂,秋月挂冰镜。
朝跻闲屐齿,夜语阁麈柄。
妻孥生怅望,煮药劝屡进。
故人尚记存,折简时一问。
年来识真妄,水月空万境。
斗蚁非实响,杯蛇亦幻影。
谁于炯炯中,屑金作尘眚。
酒盏行欲谢,云窗岂复近。
唯有妙莲华,胜味方隽永。
谁来炷炉熏,佩子法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