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经知我廿年前,此日同为天下恸;
有大节过人三事在,于今犹见古臣风。
以说经知我廿年前,此日同为天下恸;
有大节过人三事在,于今犹见古臣风。
此挽联以深沉哀悼之情,缅怀张之洞先生。上联“以说经知我廿年前,此日同为天下恸”中,“说经”二字暗示张之洞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与贡献,“廿年前”则强调了两人深厚的交情与共同的经历,而“此日同为天下恸”则表达了对张之洞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国家损失的痛惜。
下联“有大节过人三事在,于今犹见古臣风”则高度赞扬了张之洞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大节过人”形容其道德品质超越常人,“三事在”可能指的是他生前的三项重要成就或贡献,“于今犹见古臣风”则进一步强调了张之洞先生的忠诚与正直,即使在他去世后,这种精神依然被人们所铭记和传颂。整体而言,此联既是对张之洞先生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我与李侯初不熟,但闻弦歌政声速。
永川鸡犬数山外,迄今语言犹可录。
向来官舍卜清疏,把酒横琴仅容足。
眼前可无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录。
不妨奄有靖节名,此堂岌岌柳英英。
易名伐树公则去,名尚可复柳易生。
唐侯初来理前事,收拾神名还旧地。
坐令轩冕争夺心,各有田园萧散意。
古人陈迹那复论,丈夫志气高入云。
因知特起豪杰士,不待西伯还明君。
郡斋冷秋菰,饭客比僧供。
如何齑盐厨,便谓酒肉梦。
此间百战场,肥瘠较轻重。
霜花气未暖,冰澌砚含冻。
窗梅眩书灯,厌听晓角弄。
乡心竞节物,椒盘已可颂。
一堂元祐师,翠竹忍留凤。
取材有成约,浮海谁与从。
翻然著鞭先,逸足未易鞚。
他日仇池书,为记小有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