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齐年所建十年间三易名立夫作令为复之》
《次韵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齐年所建十年间三易名立夫作令为复之》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古风

我与李侯初不熟,但闻弦歌政声速。

永川鸡犬数山外,迄今语言犹可录。

向来官舍卜清疏,把酒横琴仅容足。

眼前可无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录。

不妨奄有靖节名,此堂岌岌柳英英。

易名伐树公则去,名尚可复柳易生。

唐侯初来理前事,收拾神名还旧地。

坐令轩冕争夺心,各有田园萧散意。

古人陈迹那复论,丈夫志气高入云。

因知特起豪杰士,不待西伯还明君。

(0)
注释
李侯:指代某位官员。
政声:政绩声望。
永川:地名。
语言:言语。
官舍:官邸。
清疏:清静宽敞。
起予者:激发诗兴的人。
斜川:地名,可能指诗篇题目。
靖节:陶渊明的字,这里借指隐逸之士。
岌岌:形容柳树繁茂。
易名:改名。
伐树:比喻去除旧名。
易生:容易再生。
唐侯:对官员的尊称。
神名:神圣的名声。
轩冕:官位和车服。
萧散:闲适。
古人陈迹:古代的事迹。
那复论:何必再提。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志气:志向。
特起:突然兴起。
西伯:周文王。
明君:贤明的君主。
翻译
我和李侯起初并不熟悉,只听说他的政绩通过音乐和歌声迅速传播。
永川的鸡犬声在数座山外也能听见,至今他的言语仍能记录下来。
他以前的官舍选择在清静之地,饮酒抚琴的空间刚刚好。
眼前无需再有激发我诗兴的人,所以我写下这篇《斜川行录》以记行踪。
不妨拥有像靖节先生那样的名声,这堂屋柳树繁茂,寓意着新的开始。
如果要改名伐树,公侯离去,但名声可以恢复,就像柳树新生。
唐侯初次来此处理前任事务,恢复了这里的神圣名声。
他让官员们不再争权夺利,大家都有了田园般的闲适心情。
何必再去讨论古人的事迹,男子汉的志向高洁如云。
由此可知,真正的英雄豪杰,不必等待明君出现就能崛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与唐侯初不甚相识,但闻其治理迅速有效的政声。永川地区,鸡犬之声响彻山外,语言犹可追忆。官舍清幽,卜居简易,只有横琴足以容身。在场之人皆无起身离去者,故此次斜川行旅留下记录。这座堂宇名为靖节堂,其上柳树茂盛。此前易名伐树公已去,柳树之名尚可恢复。唐侯来此处理顺往事,将神圣的名字归还旧地。在这轩冕争夺心志的场合,每人都有自己的田园散淡之意。古人的足迹,不必多论,大丈夫应有高远入云的志气。因此特立豪杰之士,不待西伯再次昭明君德。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唐侯初治理才能的赞赏,以及对永川五柳堂历史变迁的回忆和感怀,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理想和壮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暇日六咏·其六槐庭

清阴满我庭,苍苍六槐老。

野性苦避人,青苔不须扫。

(0)

雪后赠徐仲车

平明呼童汲井华,童归告我门有雪。

披衣疾走出户看,正见风毛万夫猎。

冷欺病骨不敢前,缩头蛰户如寒鳖。

楼台得势互照映,松竹无风自骚屑。

念昔儿童逢雪喜,抟捧嘴吞如沃渴。

如今欲啖老不禁,何异爱屦而遭刖。

高门有酒不爱诗,我爱吟诗尊屡阙。

东邻徐子与我同,爱诗过我衣百结。

藏头败被口吟呵,文似锵金身似铁。

人生岂合长贱贫,二百青铜直须辍。

(0)

惜别赠子中昆仲二首·其二

我年十八从先生,今也相逢得三子。

坐思前事且十年,嗟我不才老将俟。

子中兄弟气清拔,粲若瑶环与琼珥。

逸足骏马不受羁,凌跞奔驰动千里。

先生声名二十载,乃得姻娅皆文士。

我今贺子得所遭,非我先生谁办此。

定交自恨相知晚,漫浪一官非我志。

论文终日坐忘归,欲别出门还顿辔。

我如辕驹幸刍豆,岂不自厌安敢避。

人生谋食亦可悲,世上舍閒皆失计。

西来有人话吾邑,颇说山川慰人意。

寄诗莫惮凭驿传,对酒惜哉无子醉。

到官便扫琴书室,有客过我行当至。

疏泉养笋待子吟,更采山刍秣君骥。

(0)

食荠糁

论斤上国何曾饱,旅食江城日至前。

常慕藜羹最清好,故应不糁愧吾原。

(0)

春日杂诗六首·其六

东风忽无情,吹我园中花。

繁红与艳紫,零落委泥沙。

鸣鸟亦何事,啾啾竟諠哗。

须知盛已极,委弃欲谁嗟。

(0)

将至官坡登一土冈望复州作

茫茫梦泽连禾黍,断垄横冈散平楚。

登高试望竟陵城,孤烟落日知何处。

旧游如梦去莫挽,客愁冉冉还如故。

他年若问鸿轩人,堂下蔷薇应解语。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