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风雨过,杜宇讵宜闻。
况复春归去,河梁一送君。
一春风雨过,杜宇讵宜闻。
况复春归去,河梁一送君。
这首《送春》由明末清初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离别的伤感。
首句“一春风雨过”,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天气,春日里伴随着风雨的交替,渲染了一种略带凄凉的氛围。春风虽美,却也伴随着雨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界的无常。
次句“杜宇讵宜闻”,引用了杜鹃鸟啼叫的典故,杜鹃鸟的啼鸣常被视为春去夏来的标志,此处以杜宇的啼声作为背景音,进一步强化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意象,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情绪。
接着“况复春归去”,将情感推向高潮,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况复”二字加强了语气,强调了这种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美好事物的消逝,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最后“河梁一送君”,点明了诗歌的主题——送别。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诗人与友人于河畔相送,这一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河梁,既是送别的地点,也是情感寄托的象征,它承载着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和离别的叙述,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彭孙贻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哀而不伤、深情而含蓄的艺术氛围,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