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寺萧萧独坐心,山情自得趣何深。
泉声稍滴芙蓉漏,月影才分鹦鹉林。
满地云轻长碍屣,绕松风近每吹襟。
贪闲不记前心偈,念别聊为出世吟。
更待花开遍山雪,山山相似若为寻。
远寺萧萧独坐心,山情自得趣何深。
泉声稍滴芙蓉漏,月影才分鹦鹉林。
满地云轻长碍屣,绕松风近每吹襟。
贪闲不记前心偈,念别聊为出世吟。
更待花开遍山雪,山山相似若为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远寺萧萧独坐心,山情自得趣何深"表达了诗人在深山古寺中独自沉浸于内心世界,享受着山中的宁静与美好,心灵得到了满足和愉悦。
"泉声稍滴芙蓉漏,月影才分鹦鹉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描写,如泉水滴落的声音、月光穿透树梢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体悟。
"满地云轻长碍屣,绕松风近每吹襟"则是对环境氛围的描绘,云雾缭绕于脚下,风穿过松林,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清新自然之气,诗人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贪闲不记前心偈,念别聊为出世吟"表明诗人沉迷于这种隐逸生活,不再记挂过去的俗世烦恼,只是偶尔因为思念远方的亲友而吟诵几句超脱尘世的心得。
最后两句"更待花开遍山雪,山山相似若为寻"则是在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当鲜花盛开覆盖了整座山的积雪时,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探索每一座相似的山峰那样,去探寻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深处。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