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深巷客中居,况值穷秋百事疏。
孤枕忆山千里外,破窗闻雨五更初。
经年荒草侵幽径,几树西风锁弊庐。
长系寸心归未得,起挑残烛独踌躇。
寥寥深巷客中居,况值穷秋百事疏。
孤枕忆山千里外,破窗闻雨五更初。
经年荒草侵幽径,几树西风锁弊庐。
长系寸心归未得,起挑残烛独踌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而寂静的居所,诗人在这里感受着秋天的萧瑟与孤独。"寥寥深巷客中居"一句,设定了一个幽暗深远的小巷,诗人作为客居者,在这寂寞中沉浸。接着"况值穷秋百事疏"表达了在这个贫瘠的季节里,一切繁华与热闹都已消逝,只剩下空旷与萧索。
诗人随后通过"孤枕忆山千里外"展现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怀念,枕上之情如同遥望那遥不可及的山峦。而"破窗闻雨五更初"则描绘了夜半时分,细雨敲击破旧的窗棂,诗人在这静谧中感受着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经年荒草侵幽径"和"几树西风锁弊庐",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荒废的草木已经长满了小路,而几棵树在秋风中摇曳,其叶子似乎在锁住那些破旧不堪的小屋。
最后两句"长系寸心归未得,起挑残烛独踌躇"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牵挂与惆怅。尽管心中渴望归去,但那份情感却如同长线一般无法割舍。而在挑亮那些微弱的烛光时,诗人的心绪又一次被勾起,陷入了独自的沉思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秋天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故土深切怀念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远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念与子为友,不异埙与篪。
在昔共出处,乱共隐茅茨。
奈何白杨路,掩此青云姿。
幼妻泣道傍,啼杀两孤儿。
要言不复闻,良会无前期。
岂不怀令名,金石谅莫亏。
戎马阻近圻,素车怅何之。
黄肠一凭恸,祝予非吾私。
流涕望北邙,郁郁以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