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张彦辅赏梅韵》
《次张彦辅赏梅韵》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朔风万里开云屏,清霜夜坠朝景晴。

南枝浩荡正春色,冻蕊的皪含空明。

花边偶对青铜镜,槁项不堪冰雪映。

拥炉独坐只悲吟,振策出游舒远兴。

暗香何处时一飘,行行复值最长条。

仰头欲折渺谁赠,满意相思那得邀。

极知异县淹行李,心赏未甘轻付畀。

石雄赋罢不相闻,秀野书来因举似。

两翁句法争新奇,画出疏影沉寒漪。

幽探自出尘境外,胜概未许儿曹知。

祇今嚼蕊攀条处,它日重来记前度。

风台月观悄无言,玉笛冰滩索同赋。

嗟予衰懒倦将迎,过眼纷纷无复情。

尚喜疏英窥水白,更怜落片点苔青。

兴来乱插飞蓬首,拟向君家醉君酒。

酒酣耳热莫狂歌,布鼓雷门须缩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冬日里赏梅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首句“朔风万里开云屏”以壮阔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冬日的凛冽与广阔,为后续的赏梅场景铺垫了背景。接着,“清霜夜坠朝景晴”则描绘了清晨霜降后的清新与明亮,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南枝浩荡正春色,冻蕊的皪含空明”两句,通过对比南枝的生机与冻蕊的晶莹,表现了梅花在严冬中依然绽放的顽强生命力。接下来,“花边偶对青铜镜,槁项不堪冰雪映”,诗人将自己比作青铜镜中的映像,表达了在严酷环境中自我审视与反思的情感。

“拥炉独坐只悲吟,振策出游舒远兴”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取暖、吟诗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出游时的畅快与远方的憧憬。随后,“暗香何处时一飘,行行复值最长条”,通过暗香的飘散与寻觅,进一步渲染了赏梅的神秘与美好。

“仰头欲折渺谁赠,满意相思那得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渴望与思念,以及未能直接获得梅花赠予的遗憾。接下来,“极知异县淹行李,心赏未甘轻付畀”则流露出诗人对异地赏梅的向往与珍惜,以及不愿轻易放弃这种赏心悦目的情感。

“石雄赋罢不相闻,秀野书来因举似”两句,通过引用他人作品,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流与分享,以及对梅花美景的共同欣赏。最后,“祇今嚼蕊攀条处,它日重来记前度”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赏梅地点的记忆与期待未来再次相遇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赞美与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登塔二首·其二

塔廊徐暗转,不觉此身高。

月牖通天汉,风檐散海涛。

望馀秋色远,登罢客心豪。

去雁休回首,冥冥一羽毛。

(0)

秋夕怀曹毅之

百卉飘零尽,孤鸿何处归。

高楼横暮笛,万户捣寒衣。

南国江湖远,佳人尺素稀。

独愁谁与晤,明月鉴重帏。

(0)

得五清先生消息尚客澧州怅然有怀作诗六首·其一

憔悴东都士,吾师更可嗟。

三年为逐客,万里未还家。

暮阻巴山雪,春行楚岸花。

江湖无路觅,流涕望天涯。

(0)

河水曲

河水何溅溅,暮采河边兰。

君随河水去,我独立河干。

(0)

行路难四首·其一

床有织绮,箧有织素。

请君视绮还视素,怜新不如莫弃故。

樽中有酒盘有飧,听我为歌行路难。

众中欢乐多志气,岂知他人不得意。

白日有时不照地,安得保君常不弃。

(0)

饭旧口

霜舟乍渡沙阳水,午饭仍趋旧口烟。

楚国山川行欲遍,祗凭诗兴送流年。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