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径偶通南埭路,数家遥对北山岑。
草头蛱蝶黄花晚,菱角蜻蜓翠蔓深。
斜径偶通南埭路,数家遥对北山岑。
草头蛱蝶黄花晚,菱角蜻蜓翠蔓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乡村生活画面。
"斜径偶通南埭路"一句,以“斜”字形容小路不经意间显露出来,传达出一种隐逸之美,同时“南埭路”的出现,为诗人提供了一个特定的空间背景,让读者可以想象到诗人行走在这条通往山脚的小路上。
"数家遥对北山岑"则描绘出了几户人家的住宅与远处的北山相呼应的情景,通过“遥对”一词,可以感受到一种距离和宁静,同时也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草头蛱蝶黄花晚,菱角蜻蜓翠蔓深”,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草头蛱蝶”指的是在草丛中穿行的蛱蝶,它们在晚间的黄色花朵周围飞舞,显得格外生动;“菱角蜻蜓翠蔓深”则是对水边景象的描绘,菱角即为菱角菜,其叶片在水中形成一片翠绿,蜻蜓在其间穿梭自如,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观察与体验,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平和、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回首京华,云山千叠,暮雨乍晴。
念乌衣巷口,分飞旧燕,黄金?下,长绕新莺。
好友忘形,联诗成韵,一片孤帆天际行。
停桡问,是沧洲近也,客梦方醒。
烟凝远水空明,见麦秀两岸青。
想晋时人物,凄风疏柳,汉家枝叶,遗垒残星。
仙岛犹存,麻姑何在,东望蓬瀛千古情。
还堪听,这木门城下,夜柝寒声。